5月15日,徐州市中心医院心脏诊疗中心结构性心脏病专业组,在由院医务处牵头组织的包括心内科、心外科、麻醉科、心脏超声、心脏CT、导管室、ICU、CCU等组成的重大技术项目攻关小组的保驾护航和国内顶尖心脏瓣膜团队——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王建安院长、刘先宝主任团队的亲临指导和帮助下,成功为一例82岁高龄的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患者实施了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
病 例
8旬患者主动脉瓣重度狭窄
病情危重
82岁的孙老先生近3年来一直受心脏疾病困扰着,反复胸闷气促伴头晕,多次于徐州市中心医院和外院就诊。尤其近半年来,患者病情加重,反复多次因左心衰收住院,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
5月初,患者再次因病情加重住进徐州市中心医院心内科,经心脏彩超等相关检查后发现,孙老先生的病情又加重了:主动脉瓣重度狭窄,主动脉瓣瓣叶严重钙化毁损,已经彻底失去正常的开闭功能。同时,老人还合并有主动脉关闭不全、肺动脉高压,心功能IV级,病情极其危重。虽经积极救治,但病情却一直趋于恶化,随时可能危及生命。
专家科普
主动脉瓣重度狭窄
据专家介绍,主动脉瓣位于心脏左心室和主动脉之间。有个形象的比喻,它是“高压水泵”和“输水总管”之间的“单向阀门”。心脏收缩时主动脉瓣充分开放,导引左心室射出的高速高压血流进入主动脉;心脏舒张时严密关闭,阻止血液倒流回左心室。心脏的有序舒缩配合主动脉瓣的协调开闭,使得血液单向通过主动脉从而供应全身。各种原因均可导致主动脉瓣出现狭窄或是关闭不全,常见的如风湿性主动脉瓣膜病、老年退化性主动脉瓣膜病、先天性主动脉瓣二叶畸形等等。一旦主动脉瓣出现病变,会导致心脏泵血受阻或是血液返流加重心脏负担,严重时可导致晕厥甚至猝死。
长期以来,外科开胸的主动脉瓣置换手术一直是主动脉瓣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但外科手术创伤大、需要体外循环、手术风险高,30%-50%的患者因为高龄、心功能差、存在严重合并症或恐惧外科手术等原因无法接受手术治疗。尤其近年来,主动脉瓣病变的发病率日趋上升,但高龄患者在以往大多只能保守治疗,往往会在几年,或者更短的时间内死亡。
手 术
多科协作
不开胸完成心脏主动脉瓣置换手术
因为孙老先生已82岁高龄,主动脉瓣狭窄已属于重度,且患有多种基础疾病,无法接受外科手术。但同时,患者及其家人也有着强烈的手术愿望。在此情况下,徐州市中心医院结构性心脏病专业组专家向患者及家属推荐了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
TAVR不同于传统的开胸换心脏瓣膜手术,是一种微创介入手术,不用开刀即可完成重度狭窄的主动脉瓣膜置换,恰好适合孙老先生这样的高龄心脏瓣膜病变患者。
重大技术项目攻关小组成员全员备战,手术间内紧张有序,手术间外也密切关注、严阵以待。
实际上,为了保障这一心血管领域国际高精尖介入技术的成功引进应用,徐州市中心医院早在2年前就瞄准这一技术,并组建了包括心内科、心外科、麻醉科、心脏超声、心脏CT、导管室、ICU、CCU等多学科在内的重大技术项目攻关小组,开始了相关准备工作。期间,团队骨干还专门前往国际国内顶尖心脏瓣膜团队参观学习。
TAVR手术中
在不断的学习讨论和严格的病例筛选下,5月15日下午,技术攻关进入实战阶段。国内心脏瓣膜一流团队——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王建安院长、刘先宝主任率团队亲临指导和帮助,徐州市中心医院心脏诊疗中心阮宏云、张毅刚等和外援专家们共同为孙老先生实施了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并获得成功。
术后24小时,患者就能下床活动。术后不到48小时,患者从CCU转回普通病房,血压和心率好,复查心超左心室比术前减小,左心室由60mm降至55mm,LVEF由38%升至45%,获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目前,孙老先生恢复良好,已经能下床自由活动,之前的胸闷、气促、头晕等症状基本消失,即将出院回家。
孙老先生的“重获新生”,也标志着这一让老年瓣膜病患者更有质量地延长生命、心血管领域国际上高精尖的介入技术在徐州市中心医院获得了成功,并将在今后惠及更多区域内高龄心脏瓣膜疾病患者。
专家们合影留念
专家详解
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
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手术是一种介入治疗技术,不需要开胸,其原理类似既往冠心病支架植入术,通常是在患者股动脉(即:大腿根部)穿刺,沿着动脉将压缩的人工心脏瓣膜输送到病变的主动脉瓣位置,通过机械挤压将原瓣膜挤向周围,替换病变的主动脉瓣膜。TAVR手术操作复杂、技术难度高,而且对心内科、影像科、超声科、麻醉科、手术室等多科室团队协作的技术水平和相关设备的完善都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
TAVR避免了体外循环,也不需要输血,创伤很小,术后患者恢复很快,尤其适合高龄心脏瓣膜病变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