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脑是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简称,是一种急性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多发生于儿童,集中于7、8、9三个月发病。这意味着,眼下已开始进入乙脑活跃的季节。
乙脑的传染源为动物和人,其中猪与马是重要的传染源。它通过蚊虫传播,人群普遍易感,以隐性感染多见,老少均可发病,10岁以下儿童占发病总数的80%以上。近年来由于儿童、青少年广泛接种乙脑疫苗,发病率有明显下降,成人相对增多。
乙脑典型症状:高烧、头痛、昏迷和抽搐。根据病情可分为轻、中、重三型,轻型患者神志清楚,可有不同程度头痛、嗜睡,体温多在38-39℃之间,一般一周内可恢复。中型患者有意识障碍,昏睡或浅昏迷,体温多在40℃左右,可有短暂抽搐,病程约为10天,无后遗症。重型患者体温常持续40℃以上,神志昏迷,有反复或持续性抽搐,出现病理反射,并出现呼吸衰竭,病程两周以上。多数病人体温下降,神志逐渐清醒,语言功能及神经反射逐渐恢复,少数人留有失语、瘫痪、智力障碍等,经治疗在半年内恢复,半年后仍遗留上述症状称之为后遗症,后遗症多以失语、瘫痪(偏瘫)、失聪、精神失常最为常见。
乙脑尚无特效病原治疗,重点作好高热、惊厥、呼吸衰竭等危重症状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包括:高热降温保持在38.5度以下,多选择物理降温为主,病情严重的患者,要全身敷冰。同时周围的环境也要保持较低温度;根据脑受损情况给予镇静、解痉、脱水、给氧、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呼吸衰竭给予呼吸兴奋剂、气管切开、使用人工呼吸器等。中医可按卫行证和气营证辨证施治,采用银惩散加减、白虎汤加减,亦可配合使用紫雷丹、至宝丹、安宫牛黄丸等。其他药物如能量合剂有促进脑细胞功能恢复的作用。
防疫措施
①预防接种:用乙脑灭活疫苗对儿童及非流行区迁入的成人按国家规定程序进行接种。疫苗接种后一个月免疫力达高峰,故应在乙脑流行期开始前一个月完成接种。
②该病以蚊为传染媒介,人与人之间并不会传染。故灭蚊、防蚊为预防本病的主要环节。
③隔离病人至体温正常,隔离期应着重防蚊。
④搞好畜类卫生,幼猪应注射谷用乙脑疫苗。
该病属恶性传染疾病,而且迄今没有治疗乙脑病毒的特效药,随意提醒大家注意如发现小儿高烧、呕吐、头痛等症状切不可大意,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它是痢疾杆菌引起的常见肠道传染病,夏秋多见,污染水和食物经口传播。主要表现为急性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和排脓样便。重症可发生中毒性休克或呼吸、循环衰竭致死。如人体抵抗力差,神经调节失常及胃肠原有病变或并发肠寄生虫症等疾病,则较易演变为慢性菌痢。
防治要点: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不喝生水、饭前便后要洗手、生吃果菜要洗净,把住“病从口入”关。
2、保持生活学习环境的干净整洁,做好防蝇、灭蝇工作。
3、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杜绝交叉感染。
肠道传染病预防措施
1.注意饮水饮食卫生,不喝生水,不吃腐败变质食物,尤其注意不要生食或半生食海产品、水产品。食物(包括肉、鱼、蔬菜等)要彻底煮熟、煮透。剩余食品、隔餐食品要彻底再加热后食用。外出旅游、出差、工作要挑选卫生条件好的旅店就餐,并尽量少食凉拌菜,最好不要在路边露天饮食小摊点就餐。
2.自觉讲究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及处理生的食物(鱼、虾、蟹、贝类等水产品)后要用肥皂流水反复洗手。搞好家庭卫生,生熟食品要分开。保持环境清洁,消灭苍蝇。
3.当发生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时,要及时去就近医疗机构的肠道门诊治疗,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