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了解边缘型人格障碍,得先说说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与其说是一种精神障碍,倒不如说它是一系列不能融入社会的性格的总称,我们经常用一幅图形容人格障碍:普通人的心境波动平稳,即使陷入低谷也能及时调整,而人格障碍的患者是不能做到这一点的。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基本特征
俗称“三不稳”:人际关系不稳定、自我形象不稳定、情绪状态不稳定。在此基础上还会出现很多冲动行为,包括自伤、物质滥用、冲动消费、紊乱的性行为等等。
极度不稳定的人际关系:爱恨交织“爱”对于这样的人而言有双重意义,一方面他们会对“被抛弃”有着深刻的恐惧。而这种“抛弃”很多时候是他们主管认为的。他们会将在他人眼中稀松平常的事情,像是日常短暂的分离或是临时改变计划都看作是一种“抛弃”。例如,当心理咨询师告知他此次咨询时间到了,他便会感到突然的绝望;当他所在乎的人在约会时迟到几分钟,或者下班回家晚了,又或者要出差几天,他们都会感到十分惊恐和愤怒。在这种强烈情感的驱使下,他们常常会做出疯狂的举动来试图避免被抛弃,如持续的电话轰炸,总是要求要和对方在一起、拒绝让对方离开自己半步。
自我形象不稳定:分裂的自我感与对他人的印象他们内在缺乏一个核心的、连贯的、稳定的对自我形象的认知。他们常常根据当时当地的环境、在场他人的反应去调整自己表现出来的个性特征、性取向、人生目标与价值观等等。在他们心中存在着一个“非黑即白”的世界,只有绝对的好与坏,对与错,是与非。这就意味着不断改变着的“自我形象”很有可能是自相矛盾的,而这会使他们非常焦虑。这种分裂的认知模式也影响了他们对他人的看法。边缘型人格障碍对自己的看法通常是:我不好;我很弱小;我不了解自己;我帮不了自己。边缘型人格障碍对别人的看法通常是:别人很强大,他们会照顾我,但同时也会抛弃、伤害、利用我。情绪不稳定:敏感、激烈且迅速变化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在情绪上十分敏感且反应强烈,一点小事都可能会引发他们明显的情绪反应。不仅如此,他们与他人之间缺乏边界感,对身边人的情绪和细微的内心活动也都高度敏感,仿佛自己置身于他人体内,这让他们常常受他人情绪状态所累,倍感痛苦。他们会感觉自己就像“没有皮肤的存在”。他们的情绪不稳定还表现在情绪变化的频率上,这些剧烈的情绪反应很少持续超过几天,通常只持续几小时,甚至更短。
冲动性行为:自毁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的冲动行为通常都带有自毁性质。一方面,他们可能行事鲁莽,如豪赌、乱花钱、暴饮暴食、物质滥用、或者进行不安全性行为等等;另外一方面他们可能会进行自我伤害,如切割、烧伤,甚至自杀。这些冲动行为被他们用来作为应对心理和情绪痛苦的手段。有时他们试图通过身体上所感受的痛苦来确定自己真实存在,因为他们经常被一种“我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什么样”的空虚感缠绕,切割和观看伤口可以缓解这种因空虚感而引起的痛苦。上述特点可以理解为他们在人际交往中的一些基础模型,在和别人打交道的时候,他们会将对自己、对别人的看法先套用在彼此身上,然后按照一套已经操练了很多年的关系模式去和别人互动。
比如:一名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女孩进入恋爱关系,她或许会进入“舔狗”状态。因为在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人心里,自己很弱小,对方很强大,而且对方有可能抛弃自己,所以对方无论让她做什么都可以。同时她也会从对方言行中寻找抛弃她的“证据”,一旦对方有任何被她捕捉到要抛弃她的举动,她就会极度痛苦,可能会有冲动行为出现(自伤、自杀、药物滥用等等)。人们对于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人有一个常见的误解,他们的冲动行为常常会让人感觉他们是在以此操作他人、获取利益,获得他人的关注、关心等等。然而,事实上是,这些极端行为是为了缓解内在真实的痛苦,而非蓄意操纵他人。帮助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找到应对剧烈情绪的心理疗法可以减少他们的自伤行为。这种复杂而相对严重的精神疾病,不仅仅是对自己的生活造成影响那么简单。如果有谁非常确信自己是 BPD 患者,并且影响了自己的生活,不要急着对号入座,应及时去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进行评估和治疗。徐州市东方人民医院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中心服务范围:孤独症、语言发育障碍、多动症、抽动症、发育迟缓、读写障碍、厌学、学习困难、沟通障碍、社交障碍、进食障碍、网络手机成瘾、童年情绪障碍、品行障碍、焦虑症、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等儿童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