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年高考落下帷幕,今年的高考因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而显得格外特殊。曾经各种复习资料轮番轰炸的日子瞬间改变,高考结束后常会出现以下的几种心理状态:
一、放纵型。大部分考生在高考结束后都会开始狂欢,聚餐、唱歌、打游戏,有部分人甚至是黑白颠倒,白天补觉,晚上狂欢。由于持续性不规律生活,导致生物钟平衡被打破,加上饮食的不均衡,可能导致健康问题的出现。并且有些考生因此染上一些不良习惯,严重的还会误入歧途,比如吸毒。作为家长应适当监管,狂欢可以,但不宜过度。考得好的,家长要适度‘泼冷水’,考得差的家长要起到引导作用,帮助其思考未来方向。
二、茫然型。有的同学发觉自己无所事事,心里空落落的,每天无所适从。往日充实的学习生活一下云消雾散,仿佛一下子就失去了目标,找不到自己的方向。这是一种茫然型心理。许多考生从原来紧张的高考学习中一下子放松下来后,会出现一段真空状态,尤其在等待分数或在填报完志愿后,在等待录取结果中可能会经历这种感觉。考生可以借这段时间进行一些新的规划,研究一下高考志愿、阅读、旅行、学习英语、学习感兴趣的东西、运动等等。而家长也可以适当引导考生,树立新的目标,培养新的爱好。现象三:悲壮绝望型
三、抑郁型。对于考试没有达到自己预期的一部分考生可能会陷入悲观绝望中,吃不好、睡不好,情绪低落,有些还伴随出自怨自责,很容易走入心理误区。而出现抑郁情绪往往是因为考生平时成绩好,将目标定得太高,而高考时没有正确估计可能因为没有发挥好而存在的落差。这时候,应该选择理性面对。高考成绩是自己文化水平、心理素质、临场发挥等因素的综合结果,不管最后结果如何,都要接受这一现实。其次可以主动和别人沟通,把自己负面的情绪表达出来,和父母、亲朋好友沟通。适度的自我内心暴露正是宣泄负面情绪的好方法。还可以设法转移注意力,通过运动、旅行、学习等充实自己的生活。作为家长,此时要平常心对待,不能责备孩子,以免让其压力更大。同时,不宜过度追问或者安慰考生,这样容易适得其反,让考生加深“考试失利”的印象,家长适当的“忽视”,反而有利于考生走出抑郁。如果长期抑郁得不到调节,一定要去看心理医生,寻求帮助。
徐州市东方人民医院精神科专家高海燕主任表示:上述几种常见的心理状态经过适当的调适都能顺利渡过。但每年总有另外一部分高危人群发生悲剧。媒体上几乎年年都有考生自杀的报道。这部分父母的防范、识别、干预的意识就显得非常重要。高考几乎给所有的考生都带来了压力,但为什么只是小部分孩子出现了极端行为?他们的内心到底经历了什么?往往是因为在高考前,他们早就形成了精神心理障碍了,如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甚至双相障碍等等。而带着强烈的负性情绪和压抑参加高考的话,是很容易发挥失常的,这又是一个重大创伤。特别是有强迫型人格特征的孩子,他们往往对学业追求完美,高度自我施压,必须要求自己考到心仪的大学。如果某科考试碰到了难题,他们的焦虑会骤然升高,陷入灾难化思维,这一科可能就考砸了。孩子的精神支柱一下子就崩塌了,便很容易出现极端行为。还有焦虑症,平时情绪很稳定,小考成绩不错,一到大考就恐惧,发挥失常,如果他们对成绩看得很重,甚至合并有强迫型的人格特征时,他们也很容易精神崩溃。所以,父母要深入地看到高考生产生自杀念头的真正原因。高考压力、学业压力只是最直接的导火索,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往往是孩子早已经出现了精神心理问题,不但存在很多扭曲的认知,还缺乏良好的应对模式和抗压能力。还有一类高考生自杀事件的原因比较特殊,相对来说更少见,但也应引起重视。这一类孩子的精神心理障碍已经非常严重了,主要以重度抑郁症的表现为主。他们感到人生极度的痛苦,万念俱灰,早已下定决心寻死。但他们又把高考视为一个必须完成的仪式。所以他们并不是特别在意高考的成绩,而是看作终极使命,完成这个使命后就可以跟这世界告别了。
如何识别和干预?如果孩子在高考前后有精神心理问题,往往会表现出一些蛛丝马迹。比如,部分孩子因压力太大而出现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比如烦躁、哭泣、失落、失眠、不说话、不吃饭等等,甚至说一些“不如死了算了”这一类消极的话。无论他们说这些话是有心还是无意,父母都一定要高度小心,密切观察孩子的举动,保证孩子的生命安全。另外,如果孩子高考前已患有精神心理障碍,在考试过程中表现出焦虑、紧张,似乎发挥得不好,但高考结束后孩子的情绪却突然好转,这时家长们更要注意了。这有可能是因为高考结束了,压力一下子减轻了,孩子放松下来后情绪比较愉悦。但也有可能他们产生了自杀念头,为了成功实施便伪装情绪好转,让亲近的人放松警惕,最终实施自杀的计划。识别出迹象后,父母要懂得去合理引导孩子,发现问题后尽快寻求专业的精神心理科医师,帮助孩子顺利度过高考这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