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淮海名医网淮海健康在线
您现在的位置是:淮海名医网 > 全网新闻 > 运动健康 > 体检查出的息肉、小结节,会不会引起癌变?
体检查出的息肉、小结节,会不会引起癌变?
信息来自:徐州健康网    发布时间:2020-11-04 16:00:00    阅读量:10252次
[摘要]:徐州健康:癌症、肿瘤并不是一瞬间长大的,它也是由小的“病块”开始的,而一些常见的息肉、结节,很有可能就是癌症的前兆。

  癌症、肿瘤并不是一瞬间长大的,它也是由小的“病块”开始的,而一些常见的息肉、结节,很有可能就是癌症的前兆。

  发现这样的“病块”,及早诊疗,清除隐患,才是最佳选择!

  1、胃息肉:发现了就得切除

  胃息肉多在胃镜检查时发现。胃息肉有恶变的“潜能”,要积极地进行治疗,减少胃癌的发生。

  建议:

  对于直径<0.5厘米的胃息肉,少于两个可直接活检钳摘除;

  对于直径<2厘米的胃息肉,需要切下来送病理科鉴别病理分型;

  对于直径>2厘米的息肉,由于手术创面较大,常需要住院治疗。

  2、肠息肉:发现应尽早切除

  大肠癌是一个“缓慢过程”,即从小息肉→大息肉→不典型增生→癌,整个过程可能持续1~2年。

  一般来说,单个、两个息肉癌变概率不高,但数量越多,癌变机会越高;息肉越大癌变率也越高。

  1厘米以下的息肉癌变率为1%~3%;

  1厘米~2厘米的息肉,癌变率为20%;

  2厘米以上的息肉癌变率则为50%。

  建议:

  一般情况下,发现有肠息肉,应尽早切除,以免恶化成大肠癌。

  45岁以上、经常无缘无故拉肚子的最好每年做个肠镜,怀疑有息肉癌变者应3~6个月复查一次肠镜。

  3、胆囊息肉:>1厘米得切掉胆囊

  一般来说,胆囊息肉直径在0.1厘米或0.2厘米以下,患者不必恐慌,每一两年内做一次B超检查即可。但如果胆囊息肉直径超过1厘米那就有高度癌变的风险了。

  建议:胆囊息肉直径>1厘米,尤其是年龄50岁以上的,必须快速进行手术切除胆囊,以防癌变。

  4、宫颈息肉:更年期女性尽早摘除

  宫颈息肉多在妇科检查时发现,绝大多数宫颈息肉都是良性病变,但也有可能癌变。

  建议:年龄超过45岁,尤其更年期前后患有宫颈息肉的女性,应及时摘除息肉,将息肉送病理检查,如有恶变征象,尽早采取治疗措施。

  5、鼻息肉:手术是首选方案

  鼻息肉常会引起患者鼻塞,如果息肉阻塞咽鼓管,可能会导致患者耳鸣、听力减退,还可引起打鼾、鼻窦炎、慢性咽炎等耳鼻咽喉并发症,更致命的是可引发癌变。

  建议:一旦出现鼻塞感加重症状,建议到医院做鼻窥镜检查。如果确诊是鼻息肉,手术是首选方案,以缓解鼻塞,恢复鼻呼吸。并在术后做活检明确诊断。

  6、甲状腺结节:>4厘米多已经癌变

  调查显示,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高达18.6%,其中有5%~15%为恶性,即甲状腺癌。一般结节直径>1厘米时就能用手摸到,这也是初步检查甲状腺最简单的方法。

  建议:

  结节直径<1厘米,原则上不用怕不用管,只有少数需要做甲状腺细针穿刺;

  结节直径在1~4厘米,那就必须做穿刺检查;

  结节直径>4厘米,很可能已发展为恶性肿瘤,需尽快手术治疗。

  7、肺结节:>0.8厘米要小心

  随着低剂量螺旋CT的应用,肺小结节的检出率逐步提高,大约40%左右的受检人查出患有肺小结节。但是96.4%的肺结节都是良性结节。但随着结节的增大,恶变率就会显著增加。

  建议:

  结节直径<0.5厘米的多为良性,结节直径>0.8厘米的要小心。

  每年检查一次低剂量螺旋CT,是肺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正确方法。

  8、乳腺结节:不痛的结节最危险

  患者通常都是发现乳腺内有结节时才来就诊,如果结节没有痛感,一定要小心乳腺癌!

  建议:发现乳腺结节,应先做超声、钼靶或核磁等检查,鉴别乳腺肿块的良恶性。怀疑恶性,尽早手术切除。

  9、淋巴结肿大:同样的不痛更严重

  感冒发烧、牙龈炎、咽喉炎后都可能会淋巴结肿大。但注意:淋巴结肿大,但是不痛,这不是小事!恶性淋巴瘤最典型的表现就是淋巴结无痛性肿大。更可怕的是,淋巴瘤在我国发病率上升速度惊人——每年以5%的速度增长。

  建议:淋巴结肿大,不痛,伴有长期不规则发热,应尽快到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诊断与筛查。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