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淮海名医网淮海健康在线
您现在的位置是:淮海名医网 > 全网新闻 > 新闻资讯 > 在徐20岁摩洛哥留学生小扎为市一院点赞
在徐20岁摩洛哥留学生小扎为市一院点赞
信息来自:徐州健康网    发布时间:2021-06-21 13:37:00    阅读量:12165次
[摘要]:徐州健康:6月16日上午,在徐州市一院普外•肝胆胰外科11号病床旁,小扎(化名)用“I feel much better now”分享着即将出院的感受和喜悦。几分钟前,他病床前蓝色格挡后还空空如也,只有一只魔方孤独

  6月16日上午,在徐州市一院普外•肝胆胰外科11号病床旁,小扎(化名)用“I feel much better now”分享着即将出院的感受和喜悦。几分钟前,他病床前蓝色格挡后还空空如也,只有一只魔方孤独地斜靠在被褥旁。据同室的中国病友称,“小伙子可能又到哪儿溜达玩儿去了,手术后没几天,小伙儿就下床蹦跶了......

  “Good,well,glad,happy...”等词汇在采访中不时从小扎嘴里蹦出。一周前,因腹部剧烈疼痛,江苏师范大学智慧教育学院2018级软件工程专业留学生、来自摩洛哥的小扎被一位同伴紧急送至市一院,“我当时吃不下东西,每吃一口,腹部和背部都会出现剧烈疼痛,那感觉太糟糕了。”

  6月8日,市一院普外•肝胆胰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宋兴超团队联合麻醉科主任医师李秀芳、医师吕游,手术室护士王雅晴、马瑞卿,为小扎实施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胆总管切开取石胆总管一期缝合术。据介绍,该类手术属于科内常规开展的手术,在为病人切除胆囊的同时,利用胆道镜行胆总管探查取石,并行胆总管一期缝合。手术次日小扎可下床行走,一周后康复出院。

  采访中了解到,小扎的母亲曾经患过类似的胆道结石疾病,今年年内,大概六个月前,他的姐姐也患上了同样的疾病,家乡的医生也用微创术式解除了他家人的病痛,“姐姐在家乡有亲人陪伴,我在这儿有这些医护、老师、朋友陪伴。”辅导员郁惠玲老师介绍,小扎来徐求学多年,去年疫情爆发以来,都没回过摩洛哥,这次发病突然,又没有家人在身边,学院领导、老师第一时间赶到市一院陪护,并与医护携手,积极沟通、推进救治工作。

  01.宋兴超:手术相较传统术式有康复快、住院时间短、费用低等优势

  宋兴超表示,与传统术式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相比,该术式优势在于可避免T管引流后胆汁丧失致水电解质紊乱,降低管道感染、瘢痕形成及胆总管狭窄的发生率,同时也避免了放置T管后造成胆道负压,十二指肠液逆流入胆道,引起逆行胆道感染,有助于患者早期下床功能锻炼,且康复快,住院时间短、费用低等。

  宋兴超强调,胆囊炎患者要注意饮食,注重锻炼,控制体重,避免熬夜,有家族病史的患者注意定期检查。有手术指征时及时接受医生建议入院手术治疗。

  宋兴超医疗组杨伟斌医生回忆会诊过程道:“6月6日清晨接会诊通知后尽快赶至急诊抢救室,见小扎呈急腹症表现,蜷缩于病床。先期参与会诊的有消化内科、普外·胃肠外科的医师。磁共振提示小扎患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胆总管末端结石伴胆管炎,手术指征明确。”

  据了解,对于小扎的病情,共有两种术式选择,一是先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RCP+EST),后进行二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二是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取石术。充分征询患者意见,在行政总值班的积极协调下,将小扎收治普外·肝胆胰外科。

  02.小扎的辅导员郁惠玲评价市一院医护尽职尽责,同屋的中国病友惊叹于医护优秀的英语沟通表现

  “我认为市一院医护尽职尽责,有几个细节令我至今印象深刻。比如术前韩亚民医生、杨伟斌医生为了让我们更详尽地了解手术流程,用画图的方式向我们介绍,还用英语标注关键部位;小扎手术后,有护士反复交代术后注意事项;学院事务多,我不能全程在医院,韩医生会主动告知小扎近况,很多时候给韩医生或是护士站致电询问,他们都积极回应,有时‘秒回’的速度令人惊叹。”参与小扎入院后治疗关键节点的郁惠玲老师举例描述着她眼中市一院医护认真施治、用心守护的模样。

  同病房的王大爷比小扎晚几天入院,他和家属都为医护能否和小扎顺畅对话捏着一把汗,“有几位护士用流利的英语和外国小伙子交流,有个好像姓方的护士,手术当晚给他说了挺长时间,交代可详细了,真没想到医院里的护士英语这么好。”

  03.合影时小扎竖在胸前比赞的大拇指和脸上洋溢的快乐是对市一院医护团队最好的褒奖

  “日常工作中面对这类急症不少,除了和患者一起迎击疾病外,及时精准地交流是我们团队和患者要共同迈过的‘一道坎’,没有退路可走,我们惟有迎难而上。”宋兴超团队医护深知有效、顺畅地沟通是保障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前提。“我们平时和小扎用英语交流,有时也会辅助些手机翻译软件。因为他和我们都是非英语母语国家的人,语音不是很纯正,沟通不像想象中那么顺畅。”

  麻醉团队在术前结合小扎病情,快速、详尽评估其对麻醉的耐受情况;术中充分满足其对手术麻醉的需求,减少对手术麻醉的恐惧、忧虑;术后与小扎的老师、朋友高效沟通,让患者感到安全、踏实。“我们认为,患者不分国籍、种族,是医生需要去帮助的弱势群体。而我们要做的是在有限的时间里取得患者的信任、理解和依靠,增强其战胜病魔的决心。”麻醉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马兴对称与外籍患者适度、有效地沟通得益于科内日常业务学习和对英语文献地研读,“安全,学术,品质,人文”的麻醉理念早已深深融入该团队每一位麻醉医生的职业行为中。

  病人口中的“方护士”——王方舒为了能细致地向小扎介绍常规术后注意事项和护理要点,回家恶补了专业词汇,把需要宣教的内容全部转化成英文后,详细告知小扎。“手术当天是我值小夜班,在护理中,我严格按照‘反向式提问查对制度’要求,在告知其护理要点和重点后,查看他对相关知识的领会和掌握情况,比如翻身次数、时间、引流管护理、通过呼叫获得帮助等常见疑问。”给大夜班的同事交代清楚后,王方舒才安心离院。

  “这是我们科在新院区第一次接诊国际友人,科学有效地沟通非常重要,代表着我们科室乃至新医院的形象和水平。床位护士李晴、王方舒、夏天以及杜雪敏等护士用流利英语与小扎交流并高质量完成对他的护理,说实话我都被这些小可爱们惊到了。”普外·肝胆胰外科护士长田春艳分享道。

  谈及市一院医护时,小扎评价说:“Doctors are really really good,friendly and helpful,the nurses work excellent.”即将出院,小扎与他的主刀医生合影留念,握手致谢,竖在胸前比赞的大拇指和他脸上洋溢着的灿烂笑容,是对市一院医护救治团队最好的褒奖。

  普外·肝胆胰外科医护表示,自从科里来了这位国际友人,整个科室学习巩固拓宽专业英语的兴趣提升、氛围也浓厚了,“很多小伙伴把提升专业英语口语沟通能力作为近期要实践的一个小目标。”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