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淮海名医网淮海健康在线
您现在的位置是:淮海名医网 > 全网新闻 > 儿科指南 > 眨眼耸肩清嗓子,孩子一堆“怪毛病” 市中医院儿科专家:这可能是抽动症的表现,家长应及早发现,尽早治疗
眨眼耸肩清嗓子,孩子一堆“怪毛病” 市中医院儿科专家:这可能是抽动症的表现,家长应及早发现,尽早治疗
信息来自:徐州健康网    发布时间:2021-10-04 08:51:00    阅读量:1034次
[摘要]:徐州健康:上个月,刘女士带着8岁的儿子童童(化名)来到徐州市中医院儿科做检查,当该科儿童抽动症专病门诊负责人、主任中医师马元君告诉刘女士,童童是得了抽动症后,刘女士失声痛哭:“我

  上个月,刘女士带着8岁的儿子童童(化名)来到徐州市中医院儿科做检查,当该科儿童抽动症专病门诊负责人、主任中医师马元君告诉刘女士,童童是得了抽动症后,刘女士失声痛哭:“我的孩子怎么会得这种病啊,孩子的前途这不全毁了吗!”与刘女士的激动情绪完全不同,童童一个人缩坐在角落里一声不吭。马元君一边安抚刘女士,一边注意着童童的反应,忙得不可开交……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孩子频频眨眼耸肩总挨老师批评

  童童从小就是个活泼爱动的孩子,上二年级时,家长发现童童偶尔会有眨眼,刘女士起先也没在意,以为是坏毛病。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童童的眨眼次数越来越频繁,继而出现摇头、耸肩,时不时还要清清嗓子,同学们总跟老师说不愿和童童坐一起,老师数次批评童童也不见效果。时间长了,同学们都不爱跟童童玩了,原本活泼的孩子也慢慢变得沉默起来。

  上个月,老师再一次向刘女士反映童童的问题,这才引起她的注意。同事建议刘女士带孩子到市中医院儿科仔细检查一下,于是刘女士带着童童找到了马元君。在门诊,马元君看到童童频繁地眨眼、耸肩,摇头,清嗓子,根据多年临床经验,马元君初步判断童童不是普通的小动作多,而是得了“抽动症”。

  进一步检查后,童童被明确诊断患上了“儿童抽动症”。“怎么可能!我的童童为什么会得这种病?家里从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这种病还能治好吗?”刘女士听到确诊的消息,情绪立即崩溃,在门诊就大哭起来,“马主任,您一定要救救孩子啊!”

  马元君一边安慰刘女士一边向她解释:“其实抽动症不是什么不治之症,它就像感冒一样,只是一种疾病,通过规范的治疗和后期的调理,症状都是可以控制的。”马元君与刘女士深入沟通后,采取中药口服加耳穴压豆的综合治疗方法,一个多月后,童童眨眼、耸肩、清嗓子等“坏毛病”消失了,老师反应童童开朗了不少,成绩也在慢慢提高。

  儿童出现“怪毛病”不可忽视

  据马元君介绍,儿童抽动症是一种起病于儿童或青少年时期的一种神经精神障碍性疾病,好发年龄5-10岁,男孩多于女孩,且发病率逐年上升。西医学对此病的发病原因未明,中医认为小儿抽动症与心肝脾三脏关系密切,尤其与肝关系更加密切,《内经》记载“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故治疗上以平肝息风为主,佐以养阴清热健脾。小儿抽动症诱发因素多与情绪、压力、感冒相关。“比如童童,开始时他只有轻微的眨眼摇头等症状,但家长没有及时重视,后来症状加重在学校里又因此而受到同学和老师的不理解,他的情况才愈发严重起来。”

  “不少家长会将抽动症的一些症状当成是孩子调皮好动,等病情严重起来,直至影响学习和生活了,才被带到专业医院确诊。”马元君表示,孩子出现抽动症症状是不由自主的,自己无法控制。作为家长,应多留意孩子的一举一动,当孩子出现无缘无故眨眼睛耸肩膀等状况,就要引起重视了。“另一方面,家长若发现孩子有这些‘怪毛病’,也不必过分担心,更不要训斥打骂,这些行为会给孩子造成心理负担,有可能加重部分症状。”马元君提醒家长。

  据介绍,患有抽动症的儿童,由于其无法控制的一些行为也会影响注意力,“比如一些孩子意识到自己的不正常行为,情绪紧张,会努力控制,结果反而导致学习时注意力不能集中,因此影响学习成绩。而同学、老师的不理解又会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进一步造成厌学、逃学。”马元君说,这些孩子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不但难以建立自尊、自信、健全的人格,部分孩子到了青少年时期还可出现品行障碍。

  中医治疗抽动症家长、孩子更易接受

  对于抽动症的治疗,马元君一再强调早期干预的重要性。她提醒家长,由于儿童身体各系统发育尚未成熟,对于抽动症的治疗要谨慎。“采用正确的治疗方法,既能尽快控制症状,又能尽量减少副作用。”

  目前,市中医院儿科儿童抽动症专病门诊采取中医辨证施治,通过服用中药配合耳穴压豆的方法治疗儿童抽动症效果较为明显,且易为患儿家长和孩子所接受。马主任介绍,从中医角度出发,儿童抽动症多与情志、饮食等因素引起脏腑功能失调相关。“因此中医认为应从心肝脾综合调治,轻症一般经过一个月左右的治疗,均可取得满意效果。

  “由于本病是一个慢性病,疗程长,易反复,因而在治疗取得疗效后,还应坚持治疗,防止复发。”马元君最后提醒,家长和老师要讲究教育方法,孩子得了抽动症家长要及时和老师沟通,不要过分关注孩子,给孩子宽松的生活空间,在精神上少施加压力,不责骂、不体罚、多鼓励,增强患儿战胜疾病的信心。“家长自身更要注意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否则传递给孩子的是更大的压力,不利于病情的康复。”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