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淮海名医网淮海健康在线
您现在的位置是:淮海名医网 > 全网新闻 > 老年护理 > 徐医附院:体检查出的息肉、小结节,到底会不会癌变?
徐医附院:体检查出的息肉、小结节,到底会不会癌变?
信息来自:徐州健康网    发布时间:2021-10-25 11:42:00    阅读量:8913次
[摘要]:徐州健康:看到体检报告上的结节、息肉、囊肿、增生,很多人习惯性地会担心是癌症吗?要不要切?胃息肉:发现了就得切除胃息肉多在胃镜检查时发现。胃息肉有恶变的“潜能”,要积极地进行治

  看到体检报告上的结节、息肉、囊肿、增生,很多人习惯性地会担心是癌症吗?要不要切?

  胃息肉:发现了就得切除

  胃息肉多在胃镜检查时发现。胃息肉有恶变的“潜能”,要积极地进行治疗,减少胃癌的发生。

  建议

  对于直径<0.5厘米的胃息肉,少于两个可直接活检钳摘除;

  对于直径<2厘米的胃息肉,需要切下来送病理科鉴别病理分型;

  对于直径>2厘米的息肉,由于手术创面较大,常需要住院治疗。

  肠息肉:发现应尽早切除

  大肠癌是一个“缓慢过程”,即从小息肉→大息肉→不典型增生→癌,整个过程可能持续1~2年。

  一般来说,单个、两个息肉癌变概率不高,但数量越多,癌变机会越高;息肉越大癌变率也越高。2厘米以上的息肉癌变率可达50%。

  建议

  一般情况下,发现有肠息肉,应尽早切除,以免恶化成大肠癌。

  45岁以上、经常无缘无故拉肚子的最好每年做个肠镜,怀疑有息肉癌变者应3~6个月复查一次肠镜。

  平时多食用蔬菜水果,远离烟酒。对于有家族史的人群,应该2年至3年进行一次肠镜检查。

  胆囊息肉:>1厘米得切掉胆囊

  一般来说,胆囊息肉直径在0.1厘米或0.2厘米以下,患者不必恐慌,每一两年内做一次B超检查即可。但如果胆囊息肉直径超过1厘米那就有高度癌变的风险了。

  建议

  胆囊息肉直径>1厘米,尤其是年龄50岁以上的,必须快速进行手术切除胆囊,以防癌变。

  宫颈息肉:更年期女性尽早摘除

  宫颈息肉多在妇科检查时发现,绝大多数宫颈息肉都是良性病变,但也有可能癌变。

  建议

  年龄超过45岁,尤其更年期前后患有宫颈息肉的女性,应及时摘除息肉,将息肉送病理检查,如有恶变征象,尽早采取治疗措施。

  鼻息肉:手术是首选方案

  鼻息肉是鼻部常见良性肿瘤,好发于成年人,多见于鼻内的长期慢性炎症刺激引起,也与遗传有关。主要表现为鼻腔分泌物增多,时伴有喷嚏,嗅觉下降,严重时有鼻塞,甚至影响呼吸导致缺氧。更致命的是可引发癌变。

  建议

  一旦出现鼻塞感加重症状,建议到医院做鼻窥镜检查。如果确诊是鼻息肉,手术是首选方案,以缓解鼻塞、恢复鼻呼吸。并在术后做活检明确诊断。

  甲状腺结节:>4厘米多已经癌变

  调查显示,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高达18.6%,其中有5%~15%为恶性,即甲状腺癌。一般结节直径>1厘米时就能用手摸到,这也是初步检查甲状腺最简单的方法。

  建议

  1-3类:正常的甲状腺、可确诊的良性甲状腺结节,恶性风险为0。如果结节较大,建议半年随访。

  4A类:有一定恶性可能的甲状腺结节,恶性风险在3%~30%之间,临床建议首选短期(3个月)间隔随访;次选细针穿刺活检;若活检结果为阴性,继续短期随访。

  4B类:有相当恶性可能的甲状腺结节,恶性风险在31%~60%之间,临床建议首选细针穿刺活检;若活检结果为阴性,可短期间隔重复穿刺,或考虑手术治疗。

  4C类:有极大恶性可能的甲状腺结节,恶性风险在61%~95%之间,临床建议首选外科手术治疗;次选细针穿刺活检后手术治疗。

  5类:可确诊的恶性甲状腺结节,恶性风险>94%,临床建议立即外科手术治疗。

  6类:病理证实的恶性结节。

  肺结节:>0.8厘米要小心

  随着低剂量螺旋CT的应用,肺小结节的检出率逐步提高,大约40%左右的受检人查出患有肺小结节。但是96.4%的肺结节都是良性结节。一般而言,炎症、结核、错构瘤等疾病也会表现为小结节。但随着结节的增大,恶变率就会显著增加。

  建议

  <5mm,且是孤立性微小结节,只需要每年复查低剂量CT即可。

   5-10mm,需3-6个月随访。

  >10mm,且结节边缘呈毛刺、分叶状,结节内部密度不均匀表现,可通过PET-CT以及微创检查方法等明确诊断,再根据情况对应处理。

  查出乳腺增生不可怕,不规则的胸部小硬块必须注意!

  患者通常都是发现乳腺内有结节时才来就诊,如果结节没有痛感,一定要小心乳腺癌!

  建议

  发现乳腺结节,应先做超声、钼靶或核磁等检查,鉴别乳腺肿块的良恶性。怀疑恶性,尽早手术切除。

  0类:不能全面评价病变,需要其他影像学检查评价。

  1类:阴性征象,1年复查。

  2类:考虑良性改变,建议定期随访(6-12月一次)。

  3类:良性疾病可能,但需要缩短随访周期(如3~6个月一次),这一级恶性的比例小于2%。

  4类:考虑恶性病变可能(2%-95%),需组织活检,进一步明确。

  4a:3-8%的恶性可能,在取得良性的细胞学或组织学检查结果后需随访6个月。

  4b:中等拟似恶性病变,9-49%恶性可能。

  4c:50-94%恶性可能,尚不代表5级的的典型恶性特征。

  5类:高度怀疑为恶性病变(几乎认定为恶性疾病,>95%),需要手术切除活检。

  6类:已经由病理证实为恶性病变。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