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淮海名医网淮海健康在线
您现在的位置是:淮海名医网 > 全网新闻 > 儿科指南 > 徐州市东方人民医院: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的早期识别与干预
徐州市东方人民医院: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的早期识别与干预
信息来自:徐州健康网    发布时间:2021-12-08 10:36:00    阅读量:9664次
[摘要]:徐州健康:非自杀性自伤“我不知道为什么样这样做,只是觉得这样会让自己心里舒服一些”“我喜欢这样的方式,甚至有点痴迷”“会痛,但躯体上的疼痛比心理上的,好受多了”“那时全身都好难

  非自杀性自伤

  “我不知道为什么样这样做,只是觉得这样会让自己心里舒服一些”

  “我喜欢这样的方式,甚至有点痴迷”

  “会痛,但躯体上的疼痛比心理上的,好受多了”

  “那时全身都好难受,但又不知道具体哪里难受,那些伤口的痛才能让我感到有确切难受的点。”

  “我在崩溃的边缘,有些东西不断淹没过来,我不知道那是什么,但我觉得自己就快死了。然后我划下去,血流下来,世界渐渐安静,我又一次活了过来。”

  这是频繁自伤的来访者们对我说的话。而这些来访者绝大部分都是青少年。

  无论是在校园、家庭、社会、精神科门诊以及病房中,这类青少年的数量显著增加,非自杀性自伤行为专指不以死亡为目的,刻意的、直接的造成对身体的伤害,例如:切割手腕,划伤手臂,捶打墙壁,服用产生痛苦体验的药物,拔自己的头发、使劲捏(掐)自己等。他们令家长和老师束手无策,他们没有安静的当祖国的花朵,反而拿起了美工刀在手臂上肆意雕刻,用道道划痕诉说着内心的酸楚,标榜着自己所谓的青春,或许手臂上凌乱的刻痕与不断滴落的鲜血才能表明他们的内心,在外界看来,这些游走在悬崖峭壁边缘的孩子需要帮助,那我们应该如何在早期就能知晓甚至有效防止这一现象的发生呢?

  在世界范围内发生率约为14%~56%。它在我国也并不少见,2018年的一项Meta分析显示自伤在中国学生男性中发生率为20.6%,女性中发生率为21.9%,这正严重威胁着孩子们的身心健康。这些自伤的孩子很可能同时面临着其他精神健康问题,例如心境障碍、进食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药物滥用等。另外,虽然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动机不是自杀,但纵向研究发现,自伤当事人的自杀风险是普通人的数百倍之高,也就是说,这些孩子可能面临着远高于常人的自杀风险。

  为什么孩子会出现自伤行为?

  这是很多家长在面临孩子有自伤行为时,最想不通的问题。其实造成孩子自伤的原因很复杂,下面是根据临床经验结合相关研究总结一些可能因素。

  1、个体因素

  人格特征:具有抑郁、自卑、攻击、冲动等性格特征的青少年更易发生自伤。

  精神疾病: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及双相情感障碍等精神疾病患者可能会发生自伤行为。

  2、家庭因素

  家庭环境:家庭成员之间如果缺乏关心和凝聚力、缺少相互支持和帮助,甚至矛盾重重,导致孩子难以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容易压抑情绪,遇到困难后不能及时获得支持。

  成长经历:家长过度保护、过度控制,孩子长期被忽视、遭受暴力/虐待等,导致孩子不能合理调节自己的情绪,无法应对困难时,就会采取极端的方式来处理。

  3、学校因素

  同伴:同伴关系对青少年的认知、情绪、人格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同伴之间的影响远远超过其他年龄段,而且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容易相互模仿,如与同伴关系不好、同伴中有自伤行为,青少年自伤的风险会增加。

  学业:学习压力过大、成绩不理想、老师的责罚、父母的过高期望和对未来的迷茫等都可能诱发青少年的自我伤害行为。

  4、社会因素

  在信息发达的时代,青少年通过网络、书籍等渠道容易获取和传播自伤行为,在一些错误的引导下,没有办法客观认识到自伤行为的危害。

  反复自伤的孩子会有什么样的心理?

  我们医生遇到有自伤行为的青少年中,有少部分会反反复复伤害自己,像是“上瘾”了一样,孩子们自伤时是怎么想的呢:

  1、为了缓解不良情绪

  自伤的孩子常常有非黑即白的思维特点,容易片面关注负性事件,忽略积极方面,也更容易遭遇困境而产生不良情绪。同时,出现这些不好的情绪后,因为缺乏有效的情绪调节办法,只能采用冲动、极端的方式比如自伤来调节。用肉体痛苦转移注意力,用以缓解精神痛苦。

  2、为了表达自我愤怒

  由于强烈的自恨产生的自我惩罚行为。青少年可能习惯性地惩罚或贬低自己,通过自伤来表达对自己的愤怒。他们在自伤前会出现一系列负性情绪,感到沮丧甚至厌恶自己,为了减少或削弱这些情绪,实施自伤来实现自我协调和自我平衡。  

  3、为了应对情感麻木

  自伤可能是为了不让自己麻木、重新产生情感和身体感觉的一种方式,这样产生的疼痛,让自己感觉真实或再次活着。适度痛感可能会引起少部分人的欣快感,此类行为类似成瘾。作为强烈的知觉感受,在一个人与现实逐渐脱节时,痛苦可能可以帮他清醒,甚至确认自己还活着。

  4、为了引起他人关注

  自伤可能是一种求救、避免被忽视的方法,可以通过自伤来影响他人、更被重视,如获得家人的关注与陪伴、满足自己的要求。通过自残来吸引别人的注意力或操纵别人。

  5、为了抵抗自杀冲动

  自伤可能是为了抵抗自杀的冲动,代替自杀的意图。比如青少年可能在察觉到自己有自杀倾向时,通过自伤来缓解自杀想法,但因自伤行为造成了意外死亡的情况也存在。

  6、为了表明自我身份

  自伤可能是确认自我边界的一种方式。自伤的青少年可能缺乏正常的自我意识,通过在皮肤上做标记等方式从而确认自己和他人之间的区别,表明自己的身份或自主权。

  7、为了寻求兴奋刺激

  部分青少年认为自伤可以“提供一种令人兴奋或刺激的感觉”,超过10%的青少年选择自伤的理由是“我认为这很有趣”。个别人有模仿成分在里面,如看到某个片子觉得痛苦时这样搞一下很酷,自己也试一下,如看到别人去纹身自己也想去纹身,因为这样感觉“很帅,很有个性”但这一般不引发持续的自残。

  识别评估干预七步骤

  (1)探讨患者实施自伤的原因

  面对自伤的青少年,我们不要一昧着急、批判或者是指责,我们应确定这一行为是否基于真正的自杀欲望。目前报告最多的自伤动机包括以下几点:惩罚自己、惩罚他人、寻求感官刺激、避免自杀等。

  (2)开展自杀风险评估

  自杀风险评估的关键因素包括但不限于:当前及过去实施自伤的冲动,既往自伤及自杀未遂史,接触到致死手段的机会,以及遵循安全计划的能力。

  (3)避免渲染自伤的危险性及重要性

  由于大部分自伤并非由真正的自杀冲动所驱使,医生和家属的过度反应可能会在无意中向患者传递一种信息,即自伤是维持他人对自己注意的有效方式,进而强化他们在痛苦时以此方式寻求支持的行为。

  (4)避免让患者接触到致死方式

  避免让患者接触到枪械、锐器、药物、可能导致窒息的物件及家居中的潜在毒物,可有效降低自杀率,也可降低个体实施自伤的可能性。

  (5)完善安全计划

  书面的安全计划包括一系列危险信号(如,消极想法、抑郁心境、自伤行为)的清单,应对策略(如,外出散步、锻炼、与亲朋好友社交),以及24小时危机援助热线、急诊等。

  (6)表达共情

  实施自伤的个体正在发出绝望的求助信号,需要得到周围人的关心及回应,其中一种有效的回应方式就是提供共情。除了表达关切及同情之外,我们也可以考虑哪些话可以对患者说,哪些话不适合说,进而避免沟通中的阻抗。

  (7)管理反移情

  可能会对实施自伤的个体产生一些负面的感觉,甚至会直接将自伤视为患者试图获取注意的有意行为。然而,这种感觉可能会导致你忽视患者这一行为的意义,进而将其推向更危险的自伤行为。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