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动物肝脏,着实是一种特殊的美食。
有人认为“吃肝补肝,应多吃”、有人认为“肝脏有毒素残留,应少吃”,那么,哪种说法才正确呢?
猪肝是一味中药
很多人只知道猪肝是一种食物,殊不知它也是一味中药。
中医认为,猪肝味甘、苦,性温,归脾、胃、肝经,具有养肝明目,补气健脾之功效,对肝虚目昏、夜盲、脾胃虚弱、小儿疳积等均有较好的疗效。
中医古籍中也对猪肝早有记载,如《太平圣惠方》中记载的猪肝羹就可用于夜盲症的治疗。所以说,眼睛不好的人,春季适当吃点猪肝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肝脏”是个营养库
动物肝脏是一座小小的营养库,现代营养学认为,不论是哪种动物肝脏,都几乎含有人体所需的全部维生素,其中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B2、维生素B12的含量特别高。
而动物肝脏中富含的蛋白质与铁元素,还使其成为缺铁性贫血患者的食疗佳品。此外,动物肝脏里丰富的卵磷脂,更是一种辅助保护心血管的“法宝”。
它可以与脂肪结合,变成水溶性的物质,从而溶解在血液中,通过代谢排出去,因此又被称作“血管清洁剂”。
总体来说,肝脏的营养,是十分值得大家吃一吃的。
不过,不同动物肝脏的营养略有差别:
蛋白质:猪肝和牛肝最高,鸭肝最少。
脂肪:鸭肝最高,为7.5克/100克,其余基本在4.0克/100克左右。
维生素A:羊肝最高,牛肝次之。
铁:鸭肝和猪肝效果最好,其铁含量分别为23.1毫克/100克和22.6毫克/100克。
胆固醇:羊肝、鸡肝、鸭肝的胆固醇最多,而鹅肝和猪肝略少一些。
肝脏虽好,不能多吃
由于肝脏是生物体中胆固醇合成的场所,所以动物肝脏中胆固醇含量是较高的,通常是瘦肉的3~4倍,因此,有血脂问题的人,应谨慎使用。
此外,肝脏就相当于生命体中的“化工厂”,食物、水等被消化、吸收后会进入血液,然后再由血液运送到肝脏进一步分解、代谢。
如果动物饮用了不洁净的水源,或过量摄入了某种药品或含重金属等的物质,就有可能沉积在肝脏中,这样的动物肝脏食用后会有一定风险。
一般来说,大型动物,如牛、羊等,生长时期较长,因此肝脏中积累的有害物质较多,尤其是牛肝,要少吃。
相对来说,鸭肝和猪肝的安全性稍高一些。
大家在选购时,应选择经过检验检疫的合格产品,红褐色、光滑、有光泽、质软且嫩的产品质量更好。
食用注意
食用动物肝脏前应先将其放在自来水下冲洗几分钟,再在冷水中浸泡30分钟,然后取出放在清水中清洗干净。
如果需立即进食,可将肝脏切成块,放在清水中用手轻轻抓洗,然后取出置于塑料或金属漏盆中,在自来水龙头下冲洗干净。
烹调时一定要煮熟炒透,使肝脏完全变成灰褐色,看不到血丝后再食用,以确保食用安全。
需要注意的是,肝脏虽然营养丰富,但每次食用量要控制,以猪肝为例,建议每周1~2次,一般总量不超过100克。
肝病患者由于肝功能不全,建议少吃动物肝脏。
此外,动物肝脏的蛋白质、矿物质等含量较高,其代谢产物要经过肾脏排出体外,导致肾脏负担加重,可能引发肾结石、肾功能不全、尿毒症等疾病,因此,肾功能不全及痛风患者也不宜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