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肝胆胰疝外科刘斌、魏鑫团队成功完成一例完全腹腔镜下巨大肝血管瘤切除手术。
肝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良性肿瘤,常见于中年女性,多为单发,也可多发。瘤体增大后,可能压迫周围器官出现腹胀,消化不良,嗳气甚至贫血和凝血功能异常。位于边缘部位的瘤体,还有破裂,大出血的风险。目前,手术切除是治疗肝血管瘤最有效的方法。传统开腹肝脏手术需在患者腹部切开一25~30cm左右的倒“L”或人字型切口,创伤大。而利用现代腹腔镜技术,则仅需在患者腹部切开5个0.5~1cm的戳孔就可以完成传统手术同样的操作,优势明显。但是由于肝脏的富血供特征及解剖结构的复杂性,腹腔镜下肝脏手术特别是复杂肝切除手术目前只能在少数医疗机构开展。
临床上,病灶直径10㎝以上就属于巨大肝血管瘤。本例患者肝血管瘤共两枚,分别位于肝左右叶,其中肝右叶瘤体直径超过20cm,而肝左叶瘤体直径也达到9cm,瘤体总体积甚至远超残余肝脏体积。而右叶瘤体又发生于肝脏S7、8段,是腹腔镜肝脏手术最困难的区域。由于瘤体巨大,压迫膈肌,致膈肌上抬,同时挤压人体最粗的血管下腔静脉和腹主动脉,使其受压变形并移位。瘤体在肝内则紧邻菲薄的右肝及中肝静脉,并且与入肝血流的门户——第一肝门关系密切。术中一旦损伤上述血管,就会导致难以控制的大出血,气体栓塞,肝功能衰竭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同时由于瘤体巨大,在手术切除瘤体过程中又要尽量保留正常肝脏组织的体积及功能。患者既往有两次妇科手术史,腹腔粘连也是微创手术操作的拦路虎。但考虑到患者是年轻女性,对美观及微创有着强烈的愿望。刘斌、魏鑫团队在进行充分评估及术前准备后仍决定为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2022年8月2日,手术在马万林麻醉团队低中心静脉压控制、自体血回输的保障下和豆婷婷等护理团队的精准配合下取得了圆满成功。患者术后第一天即下床活动进并进食流质饮食,1周后拔除引流管出院。
目前,腹腔镜微创技术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肝脏外科领域。相比较传统开腹手术,腹腔镜肝脏手术除了创伤小、术后疼痛轻、瘢痕小外,对于腹腔其他脏器的干扰也少。患者术后第一天就可以下床活动及自主进食,有利于快速康复,住院时间大大缩短。另外,借助腹腔镜的高分辨率,专业的肝脏外科医生可以更准确的辨别血管、胆管等组织结构,有利于实施更精准的肝脏切除。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肝胆胰疝外科刘斌、魏鑫主任医疗团队长期致力于开展普外科疾病的微创治疗,2008年在淮海地区较早开展腹腔镜下肝脏肿瘤切除术,对各类肝脏疾病的微创治疗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已完成数百例腹腔镜下肝脏良恶性肿瘤切除,并常规开展胆道肿瘤、肝内外胆管结石、胆管畸形、胰腺肿瘤和脾脏疾病的微创治疗,赢得了业内的高度认可和患者的普遍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