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淮海名医网淮海健康在线
您现在的位置是:淮海名医网 > 全网新闻 > 新闻资讯 > 心烦燥热,一剂膏方解烦忧 徐州市中医院专家:属于阴虚导致的内热,可用膏方调理滋阴清热
心烦燥热,一剂膏方解烦忧 徐州市中医院专家:属于阴虚导致的内热,可用膏方调理滋阴清热
信息来自:徐州健康网    发布时间:2022-11-09 10:27:00    阅读量:11975次
[摘要]:徐州健康: “刘主任,我又来找你开膏方了。”上周末,孙大爷(化名)来到徐州市中医院急诊科找科主任、徐州市名中医刘斌开膏方。这已经是孙大爷第四年服用膏方调理身体了,他说:“我以前时

  “刘主任,我又来找你开膏方了。”上周末,孙大爷(化名)来到徐州市中医院急诊科找科主任、徐州市名中医刘斌开膏方。这已经是孙大爷第四年服用膏方调理身体了,他说:“我以前时常感觉身体燥热、口干舌苦、心烦急躁,在刘主任这儿通过服用膏方调理,这些症状都有所缓解,我现在每年都会找刘主任把把脉,再开个方子回家慢慢调理。”

 常感燥热心烦

  服用膏方滋阴清热

  据刘斌介绍,孙大爷是他的一位“老病号”了。

  “大约三四年前,孙大爷第一次找到我,当时他身体看上去还不错,但明显偏瘦,神情疲惫。”刘斌回忆说。孙大爷告诉刘斌,他两年前做了一次大手术,从那以后便时常睡眠不足,感觉疲倦乏力。后来,他又感到身体发热、口干咽燥,“就像发烧的症状,全身燥热难受,可一量体温,也就是三十七度三四,搞得我心里头特别烦。”

  听了孙大爷的讲述,刘斌初步判断其为阴虚发热之症。通过进一步四诊合参,发现他舌红少津,脉细数,“这是典型的阴虚体质所导致的一系列症状,中医上可称为阴虚发热。”刘斌解释,阴虚发热是指体内阴津耗损所致的发热现象,以午后潮热、口燥咽干、形体消瘦为特征,多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或大病初愈的病人。

  通过进一步的交流问询,刘斌了解到孙大爷年轻时工作繁忙,常年的高强度工作使得身体亏虚,而两年前的手术更是耗损了元气,“久而久之,造成患者阴虚火旺、五心烦热。”

  针对孙大爷的具体情况,刘斌建议其服用膏方进行身体的整体调理,以改善体质,缓解症状。刘斌采用经典知柏地黄汤加减熬制膏方,以补益肝肾、滋阴清热。孙大爷服用一个疗程后,感觉潮热症状日渐减轻,精神改善,心烦、口干等症状也不再出现。自此,孙大爷每年秋冬季节都要找刘斌把脉开方,坚持服用膏方调理身体。

  阴虚易生内热

  服用膏方可滋阴清热

  刘斌介绍,阴虚发热是中医的一个病证。中医学认为,人体由阴阳两方面组成,阴是指人体的精血津液等物质基础,阳是人体的各种功能活动。“正常情况下,阴阳两方面相互依存,维持着动态平衡。如果阴阳的这种平衡受到破坏,阴或阳的某一方出现偏盛或偏衰,人就会生病。”刘斌称,阴虚发热总的病机为阴气不足,阳气有余,阴阳失调。“比如像孙大爷,他所感觉的发热并非实热,而是由阴虚引起阴液耗散,内热浮散于肌表所致。”

  体质阴虚的人一般体形偏瘦,容易手足心热、口燥咽干,性情急躁好动。刘斌推荐了一套测试阴虚体质的题目,大家可以自测一下:

  1、你感到手脚心热吗?

  2、你感觉身体、脸上发热吗?

  3、你皮肤或口唇干吗?

  4、你口唇的颜色比一般人红吗?

  5、你容易便秘或大便干燥吗?

  6、你面部两颧潮红或偏红吗?

  7、你感到眼睛干涩吗?

  8、你感到口干咽燥,总想喝水吗?

  以上8题若符合5条以上则为阴虚质,全部符合则为典型阴虚质。阴虚质的人应及时予以滋阴补津的调理,以平衡阴阳、强身健体。

 按体质调理

  补虚与疗疾兼顾

  中医认为,人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形成了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人体个性特征,即个人的体质,中医将人的体质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等9类。现代人由于生活压力大、生活方式不健康等原因,常与“虚”有关。刘斌提醒:“虽然现在有‘十人九虚’之说,但也不能在没有分清自己属于哪种虚的情况下盲目进补。而中医可以通过辨证论治,因地、因时制宜地对人体进行个体化的调理。”

  刘斌表示,膏方历史悠久,是中药的传统剂型之一,可根据人体不同的体质特点和不同的疾病及其症状而组方,具有平衡阴阳、调理气血、补虚扶弱、调和五脏、强身健体、延年益寿、防病治病的作用。他介绍,每一剂膏方均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量身定制,一人一方,这样才能更好地被人体吸收而发挥作用。

  膏方组方灵活,特别适合病情复杂且相对稳定需要巩固治疗的患者。“膏方最早是用来调治疾病的,因为一旦疾病到了慢性期或为了预防,则往往一个方子可能需要吃一个月、二个月甚至以年计,此时选择膏方就可以对症处方,个体化治疗,尤其是其复杂的组成还可兼顾补虚与疗疾,因而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

  专家介绍 

  刘 斌

  主任中医师、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徐州市中医院急诊科主任、徐州市名中医、江苏省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江苏省中医药学会急症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医药学会急诊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中医急诊医联体副主席、中华中医药学会急诊分会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急诊分会理事。

  第一作者发表国家级和省级学术论文20余篇,获徐州市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2次,承担江苏省中医药局科技项目1项、徐州市中医药科技项目1项。从业近30年,有扎实的中医基础,擅长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咳嗽、心脑血管病、丹毒等。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