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淮海名医网淮海健康在线
您现在的位置是:淮海名医网 > 全网新闻 > 新闻资讯 > 我国3000万青少年受情绪困扰 1/5动过自杀念头
我国3000万青少年受情绪困扰 1/5动过自杀念头
信息来自:徐州健康网    发布时间:2016-07-25 10:54:00    阅读量:1721次
[摘要]: “青少年处在个性塑形中,情绪、行为、认知都有明显的不稳定性,是自杀高危人群”,北京回龙观医院临床心理科副教授彭旭告诉记者,青春期的孩子本身就会产生各种心理矛盾,而家长,老师一些不经意的话语、成人世界看似平常的遭遇都可能成为压垮孩子的最后一根“稻草”。
    江苏省启东市高一学生自杀,留遗书称压力大,总被父母责骂;湖南省12岁男生因不满毕业典礼座椅调整,从4楼跳下;浙江15岁少女因失恋殉情……近些年,青少年自杀频发,心理健康问题已非个案。一些在成人看来可能微不足道的诱因,却成为青少年轻生的理由。让人不由反思,我们的青少年到底怎么了?
3000万青少年受情绪困扰
  早在2007年,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公布的《中学生自杀现象调查分析报告》显示:过去1年中,每5名中学生就有1人考虑过自杀,6.5%做过自杀计划。根据中国儿童中心发布的《中国儿童的生存与发展:数据与分析》显示,我国17岁以下的少年儿童中,至少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困扰。5.2%的儿童存在明显的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自杀就像一朵恶之花,成为很多青少年逃避现实、解决问题的最后出路。
什么让他们选择自杀
  “青少年处在个性塑形中,情绪、行为、认知都有明显的不稳定性,是自杀高危人群”,北京回龙观医院临床心理科副教授彭旭告诉记者,青春期的孩子本身就会产生各种心理矛盾,而家长,老师一些不经意的话语、成人世界看似平常的遭遇都可能成为压垮孩子的最后一根“稻草”。
为何一次考试失利就自杀?
  彭旭指出,这是一种生理与心理成长不对称的矛盾体现。十几岁的孩子生理发育接近成人,但心理发育远不够。考试失利不是主因,复习阶段的重压、父母的叮呤、考试的失利,在找不到情感安慰和解决之道时,就容易做出冲动选择。作为父母,不要过分夸大考试的影响力,应多与孩子交流,聊兴趣爱好。
为何家长或老师仅仅训斥几句或管得太严,孩子就自杀?
  在彭旭看来,简单的训斥往往只是孩子走上绝路的诱因,在此之前他可能经常被批评,长期生活在巨大的压力和自我质疑中。有些孩子长期接受正面教育,想当然地认为只要好好学习,就一定能学好。当不断遭遇挫折后,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会让他们质疑自己。此时,老师或家长如果不能换位思考,而是单纯责骂或严格管教,甚至质疑孩子不努力,他们便极易在冲动下酿成恶果。
为何在父母看来交友不顺、失恋这种“小事”,孩子竟会选择自杀?
  对青春期孩子,父母都希望他们越简单越好,不要被情窦初开影响学习,结果教出很多“情商低”的孩子,缺乏丰富的情感阅历,不会表达,更不会妥善解决问题。此外,情感问题往往还伴随着生理变化,有些孩子可能在自杀前就已出现抑郁等心理问题,却没得到家长重视。
  为何有些青少年热衷直播自杀?彭旭认为,直播自杀是一种负能量很强的暗示。青春期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不惜一切代价实现自我价值感,想要一举成名、惊世骇俗,在缺乏正确引导时就可能出现绝对思想,用最极端的方式来获取关注。这类孩子在现实世界中多数得不到身边人的认可,缺乏安全感。和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孩子一样,都是希望在虚拟世界中获取虚荣的自尊心。
  总的来说,以上都是心理与生理、理想与现实、独立与依赖等各种心理矛盾得不到正视和平衡所致。孩子心理成长需要丰富的情感来浇灌。网络时代,孩子获取信息的渠道丰富便捷,压制孩子情感无异于“掩耳盗铃”。此外,目前青少年心理问题预防工作尚不完善,很多学校心理咨询师形同虚设,也使得孩子早期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
    别忽视异常征兆
  自杀行为多数都不是临时起意。在彭旭看来,对待青少年自杀问题要从源头预防:首先家庭关爱是根源,父母要与孩子建立情感上的关联,耐心陪伴,多和孩子聊聊成人的事,给孩子说不同意见的机会,教会孩子用辨证方法看问题,帮助他心理成长。不能一味要求孩子单纯,毕竟成熟才是成人社会的法则。其次,生命教育应贯穿人的始终,尤其是青少年,需要唤醒生命意识,学会尊重,敬畏生命,只有当孩子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才能避免对生命的无视和淡漠,避免自杀悲剧一再发生。再次,青少年自杀并非单纯的心理或疾病问题,需要学校、家庭、社会提高重视,关注孩子的异常心理和行为变化。
  辨别自杀征兆,可能挽救一条生命。彭旭提示,一些青少年在自杀前可能会出现以下常见信号:1.情绪表达不积极,不愿与他人分享心事。很多人的自杀意向都会在前几天的日记里或QQ等社交网络上有所表现;2.性格改变,回避与他人接触,不喜欢被打扰;3.公开谈论死亡或死亡方法,在网络上关注死亡等话题、寻找同类人群;4.处理身边事务,如突然焚烧信件、日记,将贵重物品无缘由赠送亲友,无缘由向身边人道谢、道歉或道别等。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