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医院在一些患者的血液里
滤出淡黄色"油"的消息
不时出现在网络
也让不少网友感到吃惊
图源:新浪微博
血管里真的会"流油"吗?
怎样有效控制血脂
防止血管变"油管"
降低心梗、中风等疾病风险?
一起来了解
▼▼▼
血管里真的会流“油”吗?
其实,血管里并非真的是有“油”在流淌,但通过血液透析,可以滤出来淡黄色液体,这正是血液中存在的脂类。这种脂类主要是以血浆脂蛋白的形式存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血脂”。
脂蛋白根据其存在、转化及代谢方式的不同,又可将其分为乳糜微粒、极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以及高密度脂蛋白等。血脂跟人体脂肪组织不同。每种脂蛋白都发挥着独特的功能,并有着正常的含量范围。
一般来说,血液的量因人而异,约占体重的7%-8%左右。但是有的患者从10升左右血液中,只一次就能滤出2升的“油”,相当于占了血液量的 1/5,这已经是十分量大了。
如何判断自己的血脂水平?
专家介绍,正常情况下,我们体内血浆脂蛋白的水平都相对固定在一个适宜的区间范围,只有当身体发生代谢异常的时候,才会出现高脂血症,所以,如果您也有血脂异常,或者有这种家族史,又或者平时的生活方式不太健康,那就得多加点小心了。
重要的是,高脂血症起病比较隐匿,难以察觉,很容易被忽略掉。不过这些细节或许能给您提个醒,比如近期经常有头晕目眩、神疲乏力、嗜睡的情况,或者在皮肤上出现了黄色瘤,都提示可能是血脂异常的征兆,最好的办法还是赶紧去做个体检。
20-42岁是血脂"快速升高期"
与心脑血管病风险紧密相关
一项涵盖10万名中国成年人的研究显示:20~42岁是血脂快速升高的时期,也是通过控制血脂来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率的关键年龄段。
研究分析显示,与相匹配的对照受试者相比,45岁前出现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的风险最高,其中心血管病、全因死亡、心梗、中风发生风险分别增加了1.61倍、3.69倍、1.23倍、1.68倍。
专家建议,做好以下6件事,可降低心梗及卒中风险:
1. 坚持规律运动
很多工作族一天都在电脑前坐着,活动量非常少,摄入体内的能量没能被及时消耗,就变成了脂肪沉积在体内,时间一久就出现“三高”等健康问题。
不管是快走、慢跑、游泳、打羽毛球,连续做30分钟,有利于血压、血糖、血脂的下降,特别是有利于甘油三酯的下降。
2. 少吃高脂高糖饮食
专家介绍,体内胆固醇30%来自食物,甘油三酯则70%来自饮食,所以进食成分和量的不当,都会引起高胆固醇血症和高甘油三酯血症。
这些不良进食习惯主要有:
◆ 炒菜油用量较多,每人每天超过30克。
◆ 喜欢吃肥肉、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等高脂类食物。
◆ 每餐吃太撑,多余能量转化成脂肪。
◆ 米、面、面包、杂豆等主食,吃多了也会转化成脂肪。这就是为什么吃素的人会高血脂。
◆ 喜欢喝糖饮料、吃甜食。
◆ 吃太多坚果类食物,能量和脂肪含量都较高。
3. 控制腰围
专家表示,腹部肥胖危害更大,会导致胰岛素抵抗,引起高血糖、高血脂等代谢问题,即代谢综合征。建议男性腰围应<90厘米,女性腰围应<85厘米。
4. 保持好心态
有中医专家介绍,中医把精神情志(焦虑、压力大、精神高度紧张、抑郁、熬夜等)因素导致的紊乱、代谢异常称为"气出来"的高血脂。肝主疏泄,精神情志导致肝脏功能受影响,它的疏泄能力就会下降,多余的血脂无法排出体外,这是导致高脂血症的一个原因。此外还会影响到脾,从而引起血脂的异常。
5. 定时测血脂
建议20-40岁的成年人,至少要每5年测量1次血脂。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期后女性则要每年检测一次血脂。
合理控制血脂应该怎么吃?
建议遵循"东方膳食模式"
在中国营养学会最新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首次提出了“东方膳食模式”。专家们分析总结了我国不同地区膳食模式和居民健康状况,发现东南沿海一带(浙江、上海、江苏、福建、广东)居民,高血压及心血管等疾病的发生和死亡率较低、预期寿命较高。因此提出以东南沿海一带膳食模式为代表的“东方健康膳食模式”。其主要特点是清淡少盐、食物多样、蔬菜水果豆制品丰富、鱼虾水产多、奶类天天有,并且拥有较高的身体活动水平。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提出了平衡膳食“八个准则”:
一、食物多样,合理搭配;
二、吃动平衡,健康体重;
三、多吃蔬果、奶类、全谷、大豆;
四、适量吃鱼、禽、蛋、瘦肉;
五、少盐少油,控糖限酒;
六、规律进餐,足量饮水;
七、会烹会选,会看标签;
八、公筷分餐,杜绝浪费。
在“食物多样,合理搭配”中,新版膳食指南强调坚持谷类为主的平衡膳食模式。每天的膳食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畜禽鱼蛋奶和豆类食物。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合理搭配。每天摄入谷类食物200~300g,其中包含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g;薯类50~100g。
专家介绍,新版膳食指南在“多吃蔬果、奶类、大豆”的基础上加入“全谷”,强调了全谷物摄入的必要性。与精制米面相比,全谷物可提供更多的B族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对降低肥胖、2 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膳食相关疾病的发生风险具有重要作用。所以日常应该将麦片、藜麦、糙米、荞麦、燕麦、大麦等加入到膳食中。
新版膳食指南还强调,适量吃鱼、禽、蛋、瘦肉,平均每天120~200g。每周最好吃鱼2次或300~500g,蛋类300~350g,畜禽肉300~500g。少吃深加工肉制品。鸡蛋营养丰富,吃鸡蛋不弃蛋黄。优先选择鱼,少吃肥肉、烟熏和腌制肉制品。
专家介绍,新版指南将禽畜肉、水产、蛋类合并成“动物性食品”,突出每周2次水产,每天一个蛋。国人吃畜肉较多,特别是猪肉,而水产品相对畜肉来说,脂肪含量较低,且脂肪酸比例也更优质,更有利于心血管系统保护。
此外,新版膳食指南强调培养清淡饮食习惯,少吃高盐和油炸食品。成年人每天摄入食盐不超过5g,烹调油25~30g。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每天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反式脂肪酸每天摄入量不超过2g。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
图源:中国营养学会
坚果吃不对
容易引发血脂过高
坚果是人体非常好的蛋白质、钙、铁、锌和维生素E等营养素的来源,同时也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有益健康。不过这也意味着它的能量不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指出,适量摄入坚果有益健康。推荐平均每周50-70克,也就是平均每天10克左右;如果摄入过多,应减少一日三餐中其他食物来源。
对此有专家介绍,一包30克左右的夏威夷果里面约含有22克的脂肪,30克的碧根果约含20克,核桃约含19克,花生约含14克,开心果约含13克。因此市面上的综合坚果包如果按照一包30克计算,在普通人正常饮食的前提下,每天吃一包坚果很容易导致脂肪摄入量超标。因此吃完饭后再吃大量坚果,就会造成一日当中能量摄入过量,特别是晚餐后还一边玩手机、刷剧,一边吃坚果,很容易发胖。
那么,一天10克左右坚果到底有多少?专家介绍,大概十克的坚果,就是相当于两到三颗核桃或者是四到五颗板栗。坚果的摄入量不是越多越好,吃得适量才能获得健康。
血管里流"油"并非胖才会有
四类人群应重点关注血脂水平
有专家提醒,肥胖确实是高脂血症的一个危险因素,但事实上,肥胖的人不一定有高脂血症,而身形消瘦的人也不是没有患上高脂血症的可能性。
人体血液中的血脂有饮食和自身合成两种来源,而遗传、饮食、生活方式、药物和疾病等因素会影响我们的血脂水平,与体型胖瘦没有必然关系。因此建议无论胖瘦,都应该定期检查血脂水平,特别是以下4类人群,应重点检查血脂水平:
1. 有心脑血管疾病史的患者。
2. 存在多种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人群,比如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或者有肥胖、吸烟等危险因素的人群。
3. 有早发性心血管病家族史的人(一般指父母或兄弟姐妹中男性在 55 岁前,女性在 65 岁前患缺血性心脏病者),或有家族性高脂血症者。
4. 眼睑或其他部位皮肤出现黄色瘤者。
来源:科普中国、健康时报、人卫健康、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