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成功开展经口内镜下切除咽旁间隙巨大脂肪瘤,手术创面小、出血少,避免了经颈侧入路造成的手术创面大、出血多,术后愈合时间长、瘢痕重等并发症,术后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患者2月17日顺利出院。术后随访过程中,患者表示打鼾症状明显改善,呼吸也比原来顺畅多了,再三向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表示感谢。
患者刘先今年60多岁,近2年来无明显诱因出现咽部异物感,伴睡觉打鼾,偶有憋醒,外院CT示:咽后壁肿物。为求进一步治疗,收住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患者有糖尿病、高血压病史。2月12日,患者电子鼻咽喉镜检查结果显示,鼻咽部见光滑隆起,上起自软腭水平的右侧咽侧壁,挤压至喉腔狭窄,下段挤压会议,右侧会厌谷、杓会厌皱襞、梨状窝及食管入口不可见,右侧声带活动受限。当天的磁共振颈部平扫检查结果显示,口咽、喉咽右后壁示团块状短T1信号影,T2压脂呈低信号,边界尚清,大小约41mm*26mm*89mm,咽腔变窄。科室初步诊断“咽旁间隙脂肪瘤”。
咽旁间隙上抵颅底,下达舌骨平面;前界为翼下颌韧带、颌下腺上缘;后界为椎前筋膜。由茎突及茎突诸肌将此间隙分为前后二部。前部称咽旁前间隙;后部称咽旁后间隙。咽旁前间隙较小,咽升动、静脉行于其中,内侧有咽上缩肌及腭扁桃体。腭扁桃体感染可侵及该间隙。咽旁后间隙较大,内有颈内动、静脉及第Ⅸ-Ⅻ脑神经及颈深上淋巴结。咽旁间隙巨大脂肪瘤临床较罕见,手术切除是较理想的治疗措施。咽旁间隙肿物早期可无明显临床表现,肿物增大可表现出呼吸道阻塞症状,如睡眠打鼾、张口呼吸等,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
经耳鼻喉科刘稳主任医师、张旭主任医师、许学谷主任医师、曹恒明副主任医师及华夏副主任医师等讨论病情,一致认为:1.该咽旁肿物体积巨大,经口内镜入路有暴露不全的可能性,必要时需要经颈侧切开进行肿瘤切除;2.肿瘤压迫的咽旁间隙血供丰富,术中有大出血可能,可进行气管切开保护下气道;3.患者咽及下咽部空间狭窄,声门暴露困难,麻醉插管难度大,必要时需要先行气管切开术。
2月13日,麻醉科王光磊主任医师和邓倩主治医师为患者实施全身麻醉,麻醉时见患者咽腔狭窄,声门暴露困难,王光磊主任医师立即更改为纤支镜下经鼻清醒插管,麻醉顺利实施。手术由华夏副主任医师主刀,张旭主任医师、曹恒明副主任医师指导,臧云鹏主治医师配合,为患者行口内镜下咽旁间隙肿瘤切除术,术中使用开口器暴露口咽部,见咽后壁右侧隆起,自鼻咽部延至会厌水平,在内镜下操作,钳夹隆起处粘膜,肿瘤正中等离子切开,暴露肿物实质为脂肪样新生物,钝性分离后与等离子结合,延其与周围肌肉间隙完整切除。手术仅持续50分钟,术中出血量不到50ml。
此次手术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手术团队的共同合作及麻醉科、手术室的全力配合下成功经口内镜切除咽旁间隙巨大脂肪瘤,避免了经颈侧入路给患者造成较大的创伤,住院时间及愈合时间也大大缩短。内镜手术有别于传统外科手术,是使用内镜前端通过人体自然通道、病理形成的窦道口或人为建立的通道抵达或接近患者体内的病灶部位,在内镜直视下进行的各种操作,通过内镜完成全部手术过程,具有简便、快速、高效、安全,对患者损伤小、并发症少等特点,可以有效解除或减少痛苦,提高患者生存期间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