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徐州市第六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使用手术机器人,完成了我院首例人工智能(机器人)助力颅内定向血肿置管引流手术,让人工智能走进临床,结束颅内“盲穿”时代,精准化治疗助推学科发展。
血肿持续增大,手术成唯一选择
市民郝先生身体一直不错,于是出现头晕时也并未在意,不料没过多久他突然倒地不起,继而意识不清,任凭家人如何呼喊,依然没有反应,此时家人惊愕地发现,郝先生小便失禁。当地医院诊断其为左侧基底节区脑出血,建议立即送往徐州六院。
六院神经外科主任赵伟接诊后发现,郝先生神志朦胧,唤之睁眼,虽言语不清但应对医生简单提问尚且切题,“摔倒导致的头皮挫伤,不用特别担心,左侧基底节出血才是最麻烦的。”赵伟告知郝先生家人,如若出现活动性出血,血肿量持续增加或脑水肿加重,则应放弃保守治疗。
第二日查房时赵伟发现郝先生右侧肢体肌力更差了,复查CT显示血肿无明显增加,血肿周围水肿明显。“反应迟缓意味持续增大的血肿对周围神经组织压迫明显,患者中年,颅内代偿空间有限,急需手术干预,绝不能任其发展。”赵伟表示,清除血肿才能破除当下的困局,否则郝先生的情况会越来越糟。
机器人导航“三定”,穿刺引流稳准快
传统的开颅血肿清除手术,需要在全麻下操作,且手术创伤相对大,故不是患者的最佳治疗选择。
在综合评估病情、反复模拟手术路径之后,赵伟和他的团队决定为患者实施机器人辅助下立体定向血肿穿刺引流术。
手术时刻
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谷佳副主任医师远程指导下,与工程师协助,通过机器人导航,定最佳途径、定位置、定深度,最终敲定了既完全规避重要神经功能区,且距离血肿最近,同时还能完美贯穿血肿的位置作为穿刺点。术前术前路径规划、术前注册验证精度、机器人引导下标定硬膜入点、穿刺、抽取血肿……一系列操作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机器人精准地控制着置管的深度和角度,最终顺利完成血肿穿刺置管引流术。
术后第三天,郝先生的右侧肢体肌力明显提高。
更为可喜的是,术后一个月的复查,大步流星的郝先生表示行动已完全无障碍。
关于机器人导航的那些知识点
赵伟表示,传统的立体定向手术,医生仅通过单一的 CT 或 MRI 影像判断病灶位置,规划手术路径。这种方式存在着病灶定位难度大、无法定位重要功能组织、无法定位颅内血管等问题。即便是经验丰富的医生徒手穿刺,也难免会有误差,需要后期调整。
在机器人引导下的高精度穿刺,能够很好避免传统手术带来的一些创伤和穿刺误差。
“传统的手术无论是开颅还是有内镜,很难像机器人这般微创,通常传统手术切口及骨窗要比血肿大一些,术中可能要经一番的寻找才能看到血肿,这就避免不了术中牵拉或脑组织挤压,机器人引导下进行则能够很好的规避这一风险。”
随着手术机器人的加入,通过“脑”、“眼”、“手”多方位辅助手术医生的操作,把精准度控制在毫米级范围内,将为神经外科患者提供更为安全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