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我国实现《国家“十四五”期间人才发展规划》中关于促进基础研究科技创新的重要目标,Wiley在近年中加大了推进开放科学的步伐,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推动科学的广泛传播以促进基础科学领域的创新。Wiley中国为感谢我国作者在开放科学与促进科技创新中做出的巨大贡献,在较受中国作者认可的开放获取期刊中评选出若干位“Wiley威立中国开放科学高贡献作者”。
2022年12月,徐医附院神经内科张勇主任团队的研究成果The systemic inflammation markers as possible indices for predicting respiratory failure and outcome in patients with myasthenia gravis发表于国际神经科学期刊Annals of 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Neurology(中科院2区)后,立即受到了全球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在发表后的三个月内即获得了515 次下载,位居该期刊中国作者2022年第四季度发表文章三月内下载量前五,因此荣获2022年第四季度“Wiley威立中国开放科学高贡献作者”。该论文第一作者为第一临床医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黄小雨,2020级硕士研究生徐铭铭和王莹莹为共同一作,张勇主任为通讯作者。
此次研究主要探讨全身炎症标志物与重症肌无力患者临床活动性、呼吸衰竭及预后的关系,首次提出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II)是预测重症肌无力患者不良预后的有效指标,外周血血小板计数与淋巴细胞数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是重症肌无力出现呼吸肌无力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主要结论可以使医务人员在临床上能够通过简单的化验指标预测重症肌无力患者的疾病发展,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标准化的精准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指导意义。
此外,该团队最新研究成果Plasma C18:0-ceramide is a novel potential biomarker for disease severity in myasthenia gravis于近日在神经生化领域老牌国际期刊Journal of Neurochemistry(中科院2区,top)在线发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为第一完成单位,第一临床医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张周傲为第一作者,2019级硕士研究生黄小雨和2022级硕士研究生杜雪为共同第一作者,张勇主任为通讯作者。该研究首次揭示了鞘磷脂代谢在重症肌无力的发病及进展中的重要作用,提出神经酰胺可以作为一种预测重症肌无力疾病严重程度的新型生物标记物,为重症肌无力的免疫发病机制和治疗性研究提供新的方向。张勇主任团队一直致力于神经免疫性疾病尤其是重症肌无力相关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在院科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已经成立了重症肌无力专病门诊和重症肌无力多学科联合门诊MDT,对患者进行规范化治疗和系统的随访。通过临床队列和基础研究,在重症肌无力发病机制上获得了系列原创性科学发现。在2023年5月19日,张勇主任当选江苏省卒中学会神经免疫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并在会上做了《重症肌无力异质性和治疗策略》报告,充分彰显了徐医附院神经免疫亚专业在该领域较高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