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上午,我院全科医学科在门诊1楼大厅举办“老年人多病共存,全科医学科综合治疗优势多”义诊。活动现场,不少患者前来咨询糖尿病防治相关问题。面对各种疑问,我院全科医学科副主任医师腾飞,针对如何面对、管理这个“甜蜜负担”等相关问题进行详细解答。
糖尿病如何产生
如果人体是一辆汽车,那么“汽油”就是血糖,即血液中的葡萄糖。馒头、米饭、蔬菜、水果、肉等进入人体后转化为葡萄糖。而人体内存在升高及降糖(胰岛素)两类激素,相互作用,维持血糖的平衡。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多样化,吃的越来越多,“油箱”里的“油”每天都满满的,而且有可能溢出,即血糖升高。此时更多的胰岛素加班工作,由于人太多,大家开始浑水摸鱼,消极怠工,也就是出现胰岛素抵抗,最终导致2型糖尿病的产生,常见于中老年人。
血糖多高算是糖尿病
1. 空腹血糖大于7.0mmol/L(两次不同时间)
2. 糖耐量试验:口服75克无水葡萄糖,2小时血糖大于11.1mmo/L
3. 有明显的症状+随机血糖大于11.1mmol/L
常见症状有哪些
典型症状:“三多一少”,即:多尿、口干、多饮,体重下降,也有人出现皮肤瘙痒、乏力等不适症状。
其实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其并发症,比如:失明、截肢、尿毒症、冠心病、脑血管病等。但是只要我们把血糖控制好,维持其稳定,对身体造成的危害也会相应减少,所以我们要知道如何控制血糖。
“老年人多病共存,全科医学科综合治疗优势多”义诊活动现场。
糖尿病患者如何吃、
如何动、如何用药?
(一)饮食篇
正确饮食方式:手掌法则
1.主食:一顿一个拳头(约2两),水果也是一个拳头,尽量避免高糖水果,如葡萄、香蕉等。
2.蛋白质:选择1块相当于掌心大小的,厚度相当于小指厚度,约50-100g。
3.脂肪: 限制脂肪(含坚果)的摄入,每天仅取拇指的尖端(第一节)就足够。
4.蔬菜:选择您两个手能够抓住的菜量,约500g。
科学饮食口诀
一个鸡蛋,一袋牛奶;二两瘦肉,鱼肉更好;三两豆腐,营养丰富;四两水果,控制少吃;五两主食,粗细搭配;六两蔬菜,适当多吃;七八分饱,效果更好。
(二)运动篇
可以进行哪些运动?
最低强度运动:散步、家务
低等强度运动:骑车
中等强度运动:太极拳、慢跑
稍高强度运动:跳舞、跳绳、爬山、游泳
如何运动?
热身10分钟,主题运动20分钟,放松运动10分钟。
运动有哪些好处?
减轻胰岛素抵抗,增强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改善血压、血脂,增强体质;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心肺功能。
(三)药物篇
治疗糖尿病常见的药物服用时间:
1. 二甲双胍(肠溶片:餐前30分钟内服用。缓释片:餐中或餐后服用。 减少胃肠道反应。)
2.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餐时随第一口主食嚼服。 主要降餐后血糖。
3.格列齐特、格列美脲、格列本脲、瑞格列奈、消渴丸等药物,建议在餐前15-30分钟服用,注意:格列本脲代谢时间比较长,易发生低血糖,老年人不建议服用,由于消渴丸也含有格列本脲,故也不建议服用。
4.吡格列酮、罗格列酮等药物,早餐前服用。
5.西格列汀、利格列汀等药物:每日服用一次,不受饮食影响。
6.达格列净、恩格列净等药物。每日服用一次不受饮食影响,注意:服用此类药物需多饮水。
7.利拉鲁肽、司美格鲁肽等药物,主要用于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每日或每周一次皮下注射。
8.胰岛素:需要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使用。
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检测
1. 自我监测的好处
(1)了解自己的血糖水平;
(2)有助于合理的调整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方案;
(3)减少或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4)使血糖尽快达标。
2. 每3个月查一次糖化血红蛋白,了解时间段内血糖平均情况。
3. 每年复查眼底、周围神经、足部血管、血尿等,了解是否出现并发症。
4.制定个体化监测方案
(1)与医生讨论个体化血糖控制目标。
(2)自己认真记录血糖(包括饮食、运动等信息)。
(3)与医生共同回顾、解释监测结果。
(4)根据结果积极改变、优化行为方式。
本文审核
腾飞
全科医学科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甲状腺学组委员。获江苏医学科技奖,二等奖 一项;淮海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两项;徐州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一项;徐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一项。其10余篇代表性论著发表在Diabetes Care. (IF 8.089)、J Diabetes Investig. 2023(IF:3.76)、Journal of Human Hypertension (IF: 2.82)、Diabetology & Metabolic Syndrome (IF:2. 5)、中华内分泌代谢病杂志、中华内科杂志等杂志。
擅长:健康评估与健康管理;常见多发病、多系统慢性疾病、多病并存疾病的诊治,特别是对糖尿病、甲状腺疾病、骨质疏松等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以及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脑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