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上旬,徐州一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消化内科学科带头人陈光侠教授团队局麻下,为一位不久前急诊行开颅脑内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的复杂车祸伤患者实施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提供肠内营养支持。据神经外科和重症医学科(ICU)有关人员介绍,王女士(化名)因病情较入科时有好转,已于6月底从ICU转入神经外科接受后续治疗,8月29日下午,在家人的陪同下,王女士于消化内镜中心拔除胃造瘘管,48小时以后将自主进食。
据陈光侠介绍,经皮内镜下的胃造瘘术,简称(PEG),它是一种无需开腹在内镜的引导下进行的“牵引式”胃造瘘术。它集不用开腹,操作快捷,胃饲保留时间长,并发症少,经济有效,护理方便等诸多优势于一身,是一种对人体损伤性较小的微创手术。陈光侠指出,该术式适用于外伤或咽喉部肿瘤造成病人进食困难;各种多发性脑梗塞、急性中风等神经系统疾病导致长期丧失吞咽功能,不能经口或鼻饲供应营养支持;食道穿孔、食道-气管瘘致进食困难等人群。
“王女士当时的情况十分危急,存在开放性颅脑损伤和颅底骨骨折等复杂情况,且都较为严重,无法通过传统的营养支持方式满足救治所需的营养供应,进而可能影响临床治疗效果。”综合考虑肠内营养供应的时机和渠道,陈光侠团队经过与患者家属的充分沟通,以及多学科治疗团队的反复研究,为王女士量身定制了治疗方案。手术当天,她带领团队成员携手术设备赶赴ICU,为患者实施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以解决困扰她生命延续的进食难题,经过数小时的准备和10多分钟的手术,及时为王女士搭建了一条高效的“营养通道”,为后续治疗持续推进直至平稳迈入康复阶段护航。
陈光侠特别分享了在拔除胃造瘘管时,团队共同应对的一个突发“小阻碍”。“因为王女士脑部受损,故张口困难,标准直径为2公分的胃镜咬口无法放入,影响了操作进程。团队成员围绕这个临时难题迅速展开积极讨论,有位同事提了一句‘要不咱们用注射器试试’,大家立即分工着手改制,一位心细如发的男护士用胶布将自制咬口粗糙的边角包裹起来,以保证患者口唇部安全。”言语间,陈光侠为团队成员处变不惊、迎难而上,设身处地为患着想,坚定如磐的爱患护患意识和精神感到欣慰。
出境专家
陈光侠
徐州一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消化内科学科带头人、科主任,主任医师。
徐州医科大学及中国矿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先进工作者及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共产党江苏省第13次党代表、江苏省消化内镜学会委员、江苏省消化学会青年委员、江苏省消化内镜学会早癌诊治学组委员、江苏省胰腺疾病介入与超声学组委员、江苏省健康科普专家库委员、江苏省六大高峰人才、江苏省“333”工程第三层次人才、徐州医科大学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徐州市消化学会副主任委员、徐州市消化内镜学会委员、徐州市抗癌协会常务理事-胃肠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徐州市医师协会理事、徐州市医疗损害鉴定委员会专家、徐州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专家、徐州市拔尖人才、徐州市榜样人物、徐州市十大科技青年、徐州市卫健委医学领军人才。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发展重点研发项目,江苏省333人才工程课题,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江苏大学社会发展计划课题等省市科研课题多项,在研科研经费600多万元。获得省级及市级科技进步奖6项,发表SCI及核心期刊论文50余篇,主编专著1部,获得专利7项。
具有丰富的消化科理论及临床经验,对消化科相关疑难危重疾病如重症胰腺炎、难治性溃疡性结肠炎、克隆恩病、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非硬化性门脉高压症、慢性胰腺炎、胃食管反流病、胃肠道淋巴瘤、MALT淋巴瘤、肝硬化消化道出血等疾病的诊断治疗有着丰富的经验;在内镜下微创手术治疗方面有特长,擅长小肠镜检查治疗、内镜下超声诊断技术,胃镜下黏膜切除术(EMR)、黏膜剥离术(ESD)、胃全层切开术(EFR)、黏膜下经隧道肿瘤剥离术(STER)、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套扎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组织胶及硬化剂治疗等多种内镜下微创手术。
专家门诊:周一全天
高级专家门诊:周四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