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放疗、化疗仍然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放疗、化疗的毒副反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消化道症状:如腹胀、纳呆、恶心、干呕、腹泻、便秘等;②造血系统反应;③机体衰弱;④炎性反应:如发热、患部疼痛、口腔炎、口腔溃疡、静脉炎等;⑤神经毒性。目前西药治疗效果尚不理想,中药对放疗、化疗的毒副反应具有可靠的疗效。应用中医药治疗,能起到增效减毒作用。
膏方主要适用于放疗、化疗的毒副反应,如机体衰弱、造血系统反应、神经毒性等方面。在辨证基础上,灵活运用益气养血、健脾和胃、补益肝肾等法,常可收到较好疗效。
1 机体衰弱
在放疗、化疗过程中或治疗后出现全身乏力、四肢困倦、腰膝酸痛、精神不振、心慌气短、失眠多梦等,从中医的辨证角度分析,多为脾肾两虚,心肾不交,治当益气健脾,养心滋肾,以归脾汤或补中益气汤为代表方加减制作膏方;若放疗后咽干舌燥者,可加养阴生津之品;若兼见纳呆者,宜加健脾开胃、消积导滞之品;汗多者加浮小麦、麻黄根、煅牡蛎、乌梅等。
2 造血系统反应
放疗、化疗出现的造血系统反应主要表现为白细胞下降、血小板减少及贫血等,严重时可引起感染、失血等并发症。中医在治疗骨髓抑制方面,作用缓慢而持久,并且疗效巩固,通过补益脾肾、滋养肝肾等不仅能恢复骨髓功能,还能健体强魄、补肾生发、和胃健脾等。根据辨证加减使用,如属气血两虚者,治以益气补血,代表方有归脾汤、八珍汤等;肾阳虚者可用右归丸、肾气丸等加减;肾阴虚者宜左归丸等方。
3 神经毒性
主要表现为肢体远端对称性分布的感觉和运动障碍,如感觉缺失,或手套袜子样分布,或感觉异常,过敏、无力、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等。长春新碱、草酸铂、紫杉醇等化疗药物均可引起上述症状。
从中医辨证上分,主要有气血亏虚、气滞血瘀、脉络受阻。气血亏虚为主者可用八珍汤、十全大补丸等方化裁。偏阳虚者可加入巴戟天、肉桂、桂枝、鹿角胶、海马、紫河车、菟丝子等,或合阳和汤、右归丸加减;偏阴虚者酌加龟甲、鳖甲、枸杞子、女贞子、墨旱莲、黄精等,或合左归丸、三甲复脉汤加减。
气滞血瘀为主者可选血府逐瘀汤、补阳还五汤等加减。偏寒虚者加入桂枝、小茴香、吴茱萸、细辛等;偏热者加川楝子、牡丹皮、忍冬藤等。适当选用虫类药以通络活血。而临床所见化疗后神经毒性常为气血亏虚、气滞血瘀互见,故治疗时当攻补兼施,并根据虚实比例而制定膏方。
4 膏方外敷缓解癌痛
医学对癌痛的病机认识大致可分为两种情况,即实证的不通则痛和虚证的不荣则痛。不通则痛是由于气滞血瘀痰湿热毒等引起脉络闭阻,瘀塞不通,而发生疼痛。由于肿瘤不同发展阶段标实、虚实错杂。一般而言,早中期肿瘤以实痛为主,晚期以虚痛为主,或虚实并见。使用肝癌止痛膏外敷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癌痛,能明显减轻肝癌引起的疼痛,且副作用小,价格低廉,患者易接受。
总之,中药治疗肿瘤的特点是缓攻、补虚,早期以攻邪为主,中期则攻补兼施,后期以扶正为主。中医膏方遵循“阴阳贵乎平,治病必求本”的理论,从整体观念出发,辨证论治,更突出 “调、治”并重。
专家简介
刘峰林
肿瘤二科科主任
主任中医师
第五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师承江苏省名老中医孙凤霞教授,孙凤霞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负责人。
中华中医药学会专科专病合作发展平台常务委员;长三角中西医结合消化肿瘤协作联盟成员;江苏省整合医学研究会中西医结合肿瘤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中医药协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抗癌学会传统医学会常务委员;徐州市抗癌协会中西医结合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徐州市医学会肿瘤化疗与生物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徐州市健康管理学会理事;徐州市健康管理学会肿瘤防治与健康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徐州市抗癌学会肿瘤康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徐州市抗癌协会肿瘤个体化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徐州市抗癌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徐州市抗癌学会神经内分泌肿瘤胃肠间质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徐州市抗癌协会中青年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市医疗鉴定专家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