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气温低,昼夜温差大,在这个时节,高血压、糖尿病、慢阻肺等慢病患者有哪些注意事项呢?我院全科医学科为慢病患者制定了一份“过冬攻略”,提醒大家注意防寒保暖、定期监测、及时调整药物……
(资料图:全科医学科查房)
高血压患者:谨防血压“大起大落”
血压季节变化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密切相关。有研究表明,气温与血压呈现负相关关系,即血压“秋冬高,春夏低”,在冬季,人体平均收缩压比夏季高12毫米汞柱,平均舒张压比夏季高6毫米汞柱。冬季心脑负荷加重,血压高且波动剧烈,易造成心梗、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及其突发事件。
据了解,除了家族遗传史以外,肥胖、精神压力、熬夜等是高血压病年轻化的主要原因。医生提醒,若青年人初次发现高血压,应首先排除干扰因素,及时干预不良生活方式,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
预防措施:
1、做好保暖工作,穿衣应舒适轻便、薄厚适宜,被子应保暖且轻便。尤其从室外回到室内时,建议及时脱掉外衣,避免忽冷忽热引起的血压波动;
2、饮食上更应少盐、少油,冬季少食红肉,多吃鱼类、蔬菜、水果,均衡饮食;
3、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保证睡眠充足。冬季早晨气温低,加之清晨血压水平较高,易发生心脑血管事件,可以适当晚一些起床;
4、坚持日常运动,但应避开寒冷时间段(如早上6-8点),运动前充分热身,室外运动可改为室内运动;
5、天气变化时,应加强血压监测,特别是早晚血压。血压显著增加或波动大的患者要及时就医;
6、高血压患者常常会发现,原来一直服用的药物,到了冬天没那么有效了。别着急,这是冬季血压的正常反应。当血压未出现明显的异常波动时,应坚持遵医嘱服药,切记自行换药、加大药量等行为;若血压波动较大时,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
糖尿病患者:加强监测 下肢保暖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冬季合理饮食控制血糖至关重要,若血糖骤然升高,可能会发生严重的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合并感染等。另外,冬季气温变化也可能会出现血糖波动,建议糖尿病患者要加强血糖的检测,如果出现血糖的升高或波动,应及时到内分泌科门诊就诊。
医生提醒,糖尿病患者冬季还要注意保暖,预防感染。呼吸道感染等是冬季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糖尿病患者抵抗力差,比常人更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此外,糖尿病患者也要加强足部护理,如果出现足部破溃、出血等,要及时到内分泌科门诊就诊。
预防措施:
1、加强血糖监测,可自备家用快速血糖仪,定期检测血糖,最好每周检测4-5次,如果出现血糖升高或波动,及时就医;
2、注意保暖,根据室内外温度及时增减衣物,防止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加强足部护理,可以用40℃左右的温水泡脚,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穿柔软合适的鞋子,经常更换袜子;
糖尿病患者在天气转冷时需要关注自己的心脏健康,如果出现胸闷、心前区不适等症状,及时到医院就诊。
慢阻肺患者:冬季预防保健
冬季是慢阻肺患者最需警惕的季节,除了昼夜温差大,随冬季而来的还有严重的雾霾,空气中的有害物质能够加剧呼吸道感染。流感病毒、鼻病毒等病原体入侵机体后,会刺激气道黏膜充血、水肿导致气道狭窄,引起慢阻肺的急性加重。
医生表示,对慢阻肺患者而言,冬季干冷空气的刺激会让本不宽敞的气道更加狭窄,气道黏液更加浓稠,让患者呼吸受阻。
预防措施:
1、严格戒烟,同时避免二手烟的吸入,减少有害气体和有害颗粒的吸入;
2、注意保暖,戴好口罩,房间内要勤通风换气,注意氧疗,改善呼吸环境;
3、定期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疫苗等,预防呼吸道疾病感染;
4、科学运动锻炼呼吸功能,如太极拳、呼吸操、八段锦、缩唇呼吸等,促进肺康复;
5、规范使用吸入剂,疗效好且副作用低,减少复发。
关节病患者:热敷可缓解疼痛
冬季气温逐渐下降,一些中老年人会出现关节疼痛加剧的状况。作为常见的慢性疾病,骨关节炎和类风湿关节炎在老年患者中最为常见。
医生介绍,骨关节炎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出现的关节退行性改变。类风湿关节炎则属于自身免疫疾病,严重的会累及其他脏器。寒冷刺激虽不是关节炎的致病因素,但可以诱发或加重关节炎患者的疼痛。
预防措施:
1、注意关节局部保暖。可以佩戴护膝,一方面支撑、保护膝关节,另一方面具有局部保暖作用。此外,护膝还可以分散身体对膝关节的压力,缓解膝关节的疲劳和疼痛;
2、进行关节热敷。热敷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需要注意的是,热敷的温度不可过高,暖宝宝也不可直接贴于皮肤表面,以防引起皮肤烫伤;使用含有药物的贴剂或中药汤剂湿敷时,需注意皮肤是否耐受,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皮肤过敏的症状;患有血栓性静脉炎、外周血管疾病,以及皮肤有破损的患者,不宜热敷。
医生提醒,如果患者的关节疼痛持续不能缓解,甚至出现关节肿胀、晨僵及变形,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完善相关检查,明确关节肿痛的病因,进行合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