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口吃
口吃也是我们常说的“结巴”。它是一种神经系统的异常,是一种在说话过程中出现气流阻断现象而产生说不出或说话不流畅的症状。世界卫生组织把口吃定义为一种言语节律障碍,也就是说口吃个体在说话过程中,十分确切的知道自己想要表达什么,但却无法流利的表达出完整的意思。
口吃发生概率高吗
据统计,世界范围内的口吃患病率高达1% ,全世界共有8000万人患有口吃,而我国就有1300万。
一般孩子发生口吃在2岁半到3岁之间。其中,青少年的患病率为2%左右,儿童口吃的发病率更高,约达到5%,尤其在7岁组儿童中的患病率最高。
男孩口吃的几率是女孩的 2-3倍,而且随年龄增长,性别差异会越来越大;持续口吃的男孩人数是女孩的 3-4 倍。
大多数儿童都会逐渐摆脱口吃。大约 75% 的儿童会自愈,但余下25%的孩子,口吃可能会持续至成年。
造成口吃的原因
口吃的成因很复杂,无法通过单一因素解释。主要包括以下三大因素:遗传、神经异常、生理疾病。
遗传因素
口吃在一定程度上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很多口吃的孩子会有口吃的家族史。研究表明,如果一个口吃儿童的父母存在口吃问题,其口吃发生概率是普通人的三倍。
神经发育因素
语言中枢发育不良或神经生理异常会造成口吃出现,且由于神经因素所致的口吃是持续性口吃。也有研究表明,有其他语言问题或者发育迟缓的小朋友会更容易口吃。
生理疾病因素
获得性脑梗、脑外伤、儿童脑部感染以及患百日咳、麻疹等传染病后也会引起口吃。
口吃有哪些表现
一、言语表现
语言启动困难
重复
重复类型包括词语重复、单字重复及单音素重复。
“我我我我想吃苹果。”
延长
在言语中存在音节延长。
“wu——我想吃鸡—蛋。”
停顿
在言语中突然中断或有不恰当的停顿。
“我想吃(停顿2-3秒)火锅。”
过多填充词
在言语中加入很多类似“嗯”“啊”等填充词。
二、非言语表现
构音呼吸系统伴随紧张运动
屏气、张嘴、吸气时发声、下颌开合、急促换气
面部表情
闭眼、伸舌、瞪眼、清喉咙、面红耳赤
颈部或躯干前屈或后仰
脖子向前后运动,身体部位抽搐 四肢僵硬/着急乱动跺脚
很多人都觉得口吃只是语音流畅度的问题,没有给予的足够的重视,但其实口吃影响远不止这些,长时间口吃会使孩子丧失自信,不敢在公众场合讲话,自卑焦虑,逃避社交,严重影响学习和生活。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口吃”的情况,但是通过一段时间观察和引导,孩子说话不流利情况仍未改善亦或加重,建议家长带孩子寻找专业的言语治疗师进行干预。与此同时,积极的心理引导也至关重要。我们应给予他们充分的尊重,耐心倾听他们的发言,为他们创造一个更加包容的表达环境。
寒假即将开始,徐州市儿童医院康复科推出“畅所欲言”口吃矫正寒假集训营,具体安排如下:
开班时间:
2024年1月27日-2月9日
开班地点:
徐州市儿童医院康复科
关于费用: 总费用1642元,包含
1、12次小组课(50分钟/次,3-5人组)
2、二次综合评估
3、个性化家庭指导
招募对象:
口吃家族史
孩子开始口吃的年龄较大(3岁半后)
孩子的口吃症状持续超过6个月
孩子口吃的频率增加
孩子说话时很紧张或很费力
孩子避免或排斥开口说话
报名方式:
杨峥15862176279(微信同步)
孟乔18052207776(微信同步)
活动特色:
徐州市儿童医院康复科针对以上口吃症状给儿童设计个性化的训练方案,其中包括国际推荐的口吃训练方法,如:
流畅重塑法(fluency shaping)
口吃修正法(stutter modification)
Lidcombe干预项目(Lidcombe program)
一、言语矫正训练
(一)呼吸与发声协调训练:运用胸腹式呼吸、吸气慢而长;呼气要缓慢、均匀、平稳;由单字→词语→词组→句子向篇章朗读逐渐过渡。
(二)口腔各器官的协调训练。
(三)言语与节律的协调训练:
1、减慢语速:进行普通话朗读训练,控制语言节律与速度。
2、韵律训练:运用训练技巧将字与字用韵律连接起来,由慢速说话逐渐使之接近正确的速率、节律和抑扬顿挫。
3、长句子分段:根据长句型的语法结构和语言的节律规律进行分段,使语句自然表达。
4、音量设计:轻声说话、切忌用力低语。
二、环境处理:
1、进行一对一的家庭指导,创造平静和谐的家庭气氛和轻松愉快的语言环境。
2、减少提问式语句,多用陈述句方式和口吃患儿交流。
3、借助“视觉提示”进行会话交流,帮助孩子降低启动难度。
4、家长学会倾听与关注。
三、心理治疗:正向强化,减少负面情绪,建立信心,积极面对人际交往和社会活动。
值得注意的是:训练可能不会“治愈”口吃,但积极的治疗可以改善孩子的口语流畅性,使孩子更加从容地面对“口吃”,并减少口吃带来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