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与交流
随着我国老龄化现象的日益严重,脑血管病治疗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为应对这一形势,5月25日,徐州市第六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举办了“神经系统缺血性与出血性疾病治疗新进展学习班”,围绕脑血管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策略、相关护理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来自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疗集团总院、市区周边医院和徐州市第六人民医院神经内外科、介入科、影像科、护理等专家齐聚一堂,共赴这场学术盛宴。
会议由徐州市第六人民医院院长晏燕和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疗集团总院神经外科渠敬峰主任致辞。
会议共分两个阶段。
NO.1 “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进展”
总院介入科刘建主任以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大血管病变的介入治疗”为题展开讨论。刘主任指出,通过研究对比显示,静脉溶栓(intravenous thrombolysis,IVT)对大血管闭塞疗效欠佳,而IVT联合机械取栓(mechanical thrombectomy,MT)成为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AIS with large vessel occlusion, AIS-LVO)的标准治疗方案,同时介绍了现下诸多的取栓技术,如支架取栓、导管吸栓、两者结合、球囊近段阻断、SWIM技术等,“根据不同的病例选择不同的技术,将使治疗效果事半功倍”。
随后,徐州市第六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郑庆元主任以“卒中急性期溶栓治疗”为题,讲述了溶栓的适应症、禁忌症、药物使用方法、溶栓过程中特殊情况的应对,以及卒中病人早期急诊治疗流程,“争分夺秒、把握指征、溶栓后管理同样重要”。
第一阶段由徐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影像科孙晓忠主任收尾,阐述了CT、MRI、DWI、PWI、ASL等不同技术下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不同表现,“根据病程选择不同的检查方法,诊断才能更加游刃有余”。
NO.2 “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进展”
总院神经外科渠敬峰主任从脑出血的分类,临床表现,CT、MRI、DSA等不同检查的选择,诊断标准,逐步延伸到内科药物治疗的选择、外科手术指征的把握、不同出血部位手术术式和方法的选择。重点讲解了目前神经外科前沿技术——“微型手术机器人辅助脑出血穿刺引流”,“ 使手术更快速、更精确、更安全,患者恢复更快、更好”。
徐州市第六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赵伟主任根据多例重型颅脑损伤再次手术案例,总结出重型颅脑损伤再出血主要有以下原因:1、凝血功能进一步改变;2、颅内压改变;3、局部血流进一步改变;4、未出血部位出血进展;5、手术部位再出血;6、其他因素如年龄、基础疾病等。对于如何做好再次手术,他指出需要“手术切底、止血彻底、减压充分,这就要求手术者手术能力持续提升”。
在分享的“脑出血伴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案例中,徐州市第六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张爱萍护士长指出,此类患者护理的重难点在于颅内压的管理及人工气道的管理。如何做好管理,这就需要“生命体征的监测+严格控制血压+减少刺激躁动+保持呼吸道及引流畅通”。
学习班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参会人员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也展示了徐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在神经系统疾病治疗领域的实力和成果,进一步推动了本地区神经系统缺血性与出血性疾病诊疗技术提升,为更好服务大众健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未来,徐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将继续致力于神经系统疾病治疗技术的研究和探索,为本地区神经系统疾病诊疗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