疣,这个名字听起来或许有些陌生,但它却是一种常见的皮肤问题。疣是一种由人乳头瘤病毒(HPV)引起的良性皮肤增生物,可以出现在身体的任何部位,尤其是手指、手背、足部、面部等暴露部位。了解疣的基本知识,掌握预防和治疗的方法,能够帮助我们远离这种烦人的皮肤病。
如图所示,脖子上不痛不痒的小疙瘩也是有疣的可能,也可能传染到其他部位的皮肤上去,但也没有那么可怕。因为除了疣之外,脖子上不痛不痒的小肉粒还有其他可能,比如传染性软疣、皮赘(软纤维瘤)、脂溢性角化等。即便是确诊为疣,我们也是有办法治愈的。
接下来我们来认识一下皮肤疣以及其他比较常见的皮肤“小肉粒”,并了解一下正确的处理方法吧。
疣是什么?各自有什么不同?
疣是一种由HPV感染引起的皮肤赘生物。它们通常是小的、粗糙的、硬的隆起物,可以是肉色、白色、粉红色或褐色。根据其出现的位置和形态,疣可以分为几种类型:
HPV有200多种亚型,不同亚型的HPV与疣的临床表现有一定关联性。
1. 寻常疣
寻常疣常见于手部和手指,表面粗糙,多为圆顶状,开始为针尖大的丘疹,逐渐增大到黄豆甚至蚕豆大小,圆形或者多角形,表面粗糙。通常是HPV 的 1 、2 、4 、7、27 、28、 29等型引起的。
足底疣:生长在足底,因受压迫而平坦,可能会引起疼痛。
2. 丝状疣
常见于面部和颈部,呈细长状,脖子上的疣一般是丝状疣,为寻常疣的一种特殊类型,表现为细长的肤色丝状凸起,也常出现在眼睑上,通常是 HPV 的 1 、2 、4 、27 和 29 型引起的。
3. 扁平疣
扁平疣好发于面部、颈部、手背、手臂,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表面光滑,通常成群出现,常见于脸部、手背和前臂。表现为1~3mm大小的圆形或者椭圆形轻微隆起,肤色、粉色或者棕色。通常是HPV的2、3、4、10、28亚型引起。
4. 跖疣
足底的寻常疣又叫跖疣,反复摩擦为其发病的诱因,通常是HPV的1、2、4亚型引起。
脚底上长这种小疙瘩别大意,是跖疣,会传染!
5. 尖锐湿疣
生殖器感染HPV引起的尖锐湿疣则多与6、11型有关,出现在生殖器或肛门周围,属于性传播疾病的一种。这里不作过多讨论。
HPV的亚型这么多,大家没有必要去记,大家只要知道某些HPV亚型倾向于感染某些部位。也就是不用担心脖子上的丝状疣会不小心传到生殖器部位引起尖锐湿疣,也不用担心增加宫颈癌的风险等。
皮肤是如何被HPV病毒传染的?
疣是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播的。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传播途径:
1.直接接触:与疣患者的皮肤直接接触是最常见的传播方式。
2.间接接触:接触被HPV污染的物品,如毛巾、剃须刀、浴室地板等,也可能导致感染。
3.破损皮肤:皮肤上的小伤口或破损处更容易感染HPV。
4.免疫力低下:免疫系统较弱的人群更易感染疣。
HPV一般是通过直接或者间接接触传染,病毒感染上皮的基底层细胞,基底细胞逐渐向皮肤表面移动并分化成熟。当我们的皮肤接触到HPV病毒时,如果我们的皮肤屏障完整,即便是HPV病毒入侵到了表皮角质层,也不一定会造成皮肤的感染。
病毒的复制需要在完全分化的角质形成细胞中完成,也就是说病毒需要感染皮肤深层的细胞,才会导致皮肤长疣。
虽然疣是一种常见的皮肤问题,但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预防其发生:
1.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尤其是在容易出汗的部位,如手脚。
2.避免直接接触疣:不要触摸他人的疣,也不要与他人共用个人物品。
3.保护皮肤:避免皮肤破损,尤其是在公共场所如游泳池和更衣室中。
4.增强免疫力:通过合理的饮食、充足的睡眠和适当的运动来增强免疫力。
5.勤洗手: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尤其是在公共场所活动后。
长了疣要怎么办?
虽然不同的疣表现不一,但都是HPV感染引起的,所以治疗方法都类似,有以下几种治疗方案:
疣虽然通常是良性的,但有时会因为疼痛或影响美观而需要治疗。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
1.冷冻疗法:使用液氮冷冻疣组织,使其坏死脱落。
2.激光治疗:使用激光烧灼疣组织。
3.药物治疗:如水杨酸贴片、咪喹莫特乳膏等外用药物。
4.手术切除:对于较大的疣或其他方法无效的疣,医生可能会建议手术切除
皮肤疣对各种治疗反应不一,有些治疗可能会造成局部的瘢痕,没有哪个是最佳方案,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方案,请不要擅自用药处理,建议咨询医生后慎重选择。
疣虽然常见,但我们可以通过日常的预防措施来降低感染的风险。如果已经感染疣,也不要过于担心,及时就医并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通常可以有效去除疣并防止其扩散。记住,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增强免疫力,才是预防疣的最佳策略。
除了疣,皮肤上的小肉粒还可能是啥?
除了HPV引起的各种疣,有一些比较常见的皮肤小疙瘩也容易被人误认为是疣,比如前面提到的传染性软疣、皮赘、脂溢性角化等。
1. 传染性软疣
如果“小肉疙瘩”呈半球状小丘疹,灰白色或珍珠色,表面光滑,具有蜡样光泽,中央呈脐窝状凹陷,散在分布,这有可能是传染性软疣。
传染性软疣俗称“水瘊子”,是痘病毒中的传染性软疣病毒感染所致的表皮增生性传染性皮肤病。好发于儿童和青年人。病损可挤出乳酪状软疣小体,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一经发现应尽早治疗。
治疗方式可在无菌条件下,用刮匙将疣体刮除,或用齿镊、弯曲血管钳将软疣夹破,挤出其内容物,然后外涂抗生素软膏。其他方法包括电灼、冷冻、激光等。
2. 皮赘
常发生在脖子上或腋下等皮肤褶皱处,长出粉红色或皮色小肉球,外观呈现不规则状,早期可能会像小米粒样,逐渐增大会像个“带蒂的吊坠”,这有可能就是皮赘啦。
皮赘俗称“软瘊”,在医学上称为“皮肤软纤维瘤、纤维上皮性息肉”,是一种有蒂的良性皮肤肿瘤,常见于中老年人,也好发于停经后和妊娠期的女性。
临床上可分为3种类型:多发性皱纹状小丘疹;单发或多发性丝状软纤维瘤;单发性有蒂软纤维瘤。
皮赘除了影响美观以外,不具有传染性,一般不会对健康有危害;如果较大的皮疹在皱褶部位经常受潮湿及摩擦的影响,容易继发感染,建议激光治疗。
3. 脂溢性角化
如果“小肉疙瘩”最初为米粒大小黑褐色斑疹,后逐渐增大增厚,呈疣状,表面伴有油腻性痂,这有可能是脂溢性角化病。
脂溢性角化病又称“老年斑、老年疣、基底细胞乳头瘤”,是中老年人较常见的良性表皮性肿瘤,男性多见。好发生于脂溢部位,如头面部,尤其是颞部、颈部、胸背部。皮损可单发或多发,可呈黑褐色斑疹、丘疹或疣状。
早期在脂溢部位出现无痛的、界限清楚的浅褐色斑,以后色泽加深,病变隆起,呈疣状生长。部分SK的皮损可能“模仿”色素痣,临床需要皮肤镜和皮肤病理来鉴别诊断。脂溢性角化病属于良性病变,常不需要治疗,影响美观者可选择脉冲激光治疗。
皮肤上不痛不痒的小疙瘩除了文章中提到的这些常见的疾病,还有很多其他相对来说少见一点的皮肤问题。当发现自己皮肤上有一些小的疙瘩,不要盲目怀疑自己是疣,即使是疣,也不用太紧张。
可以对照文章看看自己是哪种情况的可能性大,如果还是搞不明白、或者都不像、或者想治疗,都建议咨询医生或正规途径就诊。
拾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疼痛科医师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