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气炎热,有些人出现了热中风的情况。徐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一病区陈巍巍副主任医师提醒,切勿将热中风与中暑混淆,并自行采取一些降温、降暑措施,从而耽误治疗最佳时机。
中风又称为脑卒中,是中老年人常见的脑血管病。从发病季节上来说,有两个高峰期,一个是温度在0℃以下的寒冬,另一个是气温超过32℃的盛夏。发生于高温天气的中风,又称为热中风,大多属于缺血性脑卒中。
58岁的李女士在户外工作时,突发意识障碍伴左侧肢体无力。送到我院后,被诊断为脑卒中,医院紧急启动绿色通道,采取静脉溶栓治疗,成功缓解症状。次日,李女士已能自行行走,现已康复出院。据了解,李女士平素体健,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病史。那么,她为什么会热中风呢?
资料图片
导致热中风的原因
陈巍巍介绍,以下三种情况容易诱发热中风:
一是未能及时补水。随着气温升高,人体新陈代谢加快,出汗明显增多,体内水分流失,如果水分未得到及时补充,血容量减少、会引起颅脑低灌注,并出现血液黏稠、血液流速减慢,容易形成血栓,诱发脑部缺血、缺氧,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梗死。
二是空调使用不当。有些人喜欢把空调温度调至很低,导致室内外温差过大,中老年人尤其是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和糖尿病患者,进出房间很难适应一冷一热的温度变化,就会导致脑血管不断收缩、舒张,出现脑部循环障碍,发生热中风。同理,运动后冲凉水澡也容易诱发热中风。
三是情绪烦躁不安。高温酷暑易使人心情烦躁,难以入睡,人体处在疲劳应激状态下,体内激素释放水平就会改变,易刺激血管收缩,诱发血管病变。
如何区分热中风和中暑
热中风后,患者容易出现头晕、头痛,伴有视物旋转、恶心、呕吐;各种运动障碍,如一侧肢体无力或活动不灵、持物不稳、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口角歪斜;感觉障碍,如发生在口唇、面舌、肢体的麻木;还有的患者会出现性格、行为、智能方面的改变等。
值得注意的是,中暑也会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与热中风相似的症状,还会有发烧、脉搏急速、意识丧失的表现,但不会有肢体乏力、偏瘫等症状。患者可以通过“卒中120”原则来判断是否属于热中风:
“1”指一张脸不对称,口角歪斜;
“2”指两只胳膊平行举起时有单侧无力;
“0”指聆听说话口齿不清、表达困难,甚至无法准确表达基础的短句。
如果符合以上的一条或几条,热中风的风险就比较大,一定要及时就医。
如何预防热中风
以下措施可有效降低热中风的发生:
1.补充水分:在炎热的天气中,要多喝水,避免脱水。
2.避免高温时段外出:尽量避免在一天中最热的时候(通常是中午到下午)外出。
3.穿着适当:穿着轻薄、透气的衣物,以帮助身体散热。
4.使用空调或风扇:在室内使用空调或风扇,保持室内温度适宜。
5.注意遮阳:外出时使用遮阳伞、戴帽子和太阳镜,保护皮肤和眼睛。
6.合理饮食:饮食要清淡,多吃蔬菜水果,避免油腻和高热量食物。
7.适当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疲劳。
8.监测健康状况:特别是对于有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疾病的人群,要定期监测血压和健康状况。
博士风采
陈巍巍
神经内科
副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
博士后
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中药协会脑病专业委员会眩晕学组青年常委,江苏省医师协会神经调控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入选“江苏省六大高峰人才”、“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江苏卒中学会“菁英托举”项目、“徐州双百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主持省级课题2项、徐州市课题4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 SCI期刊7篇。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工作,获得ISPRM痉挛管理证书。
擅长神经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尤其是脑血管病,以及肉毒毒素在局灶性/节段性肌张力障碍、慢性疼痛等方面的治疗。
专家门诊时间:周四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