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患者会逐渐失去记忆与认知,最终无法生活自理,直至死亡。
目前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人数已经超过1314万,65岁以后发病率迅速攀升,85岁以上每3-4个老人中就可能有1个患有阿尔茨海默病。阿尔茨海默病是一个渐进的老化过程,疾病带来的影响不仅是“脑子糊涂”那么简单,随着疾病进展,患者自身的健康、生活、尊严被一步步吞噬,不仅如此,照料者、家属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负担和压力。有研究表明在出现临床症状的15-20年前,大脑已经在慢慢改变,脑子里可能就已经产生一种坏蛋白,这些坏蛋白会慢慢破坏脑神经,逐渐影响大脑功能。
患者如果早期发现、早期就诊,在经过治疗后会延缓疾病的进展,并减轻照料者负担。
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十大症状
1、记忆衰退;
2、难以执行熟悉的活动;
3、说话辞不达意;
4、对时间和地点有点迷失;
5、判断力减退;
6、未能按时处理事务;
7、把东西放错地方;
8、情绪和行为转变;
9、理解视觉和空间讯息出现困难;
10、变得孤僻。
如何早期筛查?
1、可以定期自查,用专业的问卷进行作答,比如AD8问卷。
AD8是一种早期检测阿尔茨海默病等认知损伤相关疾病的早筛问卷,准确率可达90.8%。可以随时变更答案,每个回答“是”的问题计1分:0-1分认知正常;≥2分可能存在认知损伤。
2、还有最新的筛查手段,比如验血(查Aβ、Tau蛋白等血液标志物)。
早治晚治是一回事吗?
得了阿尔茨海默病,像乘上了一辆单向的大巴车,中途我们无法停车、下车;随着这辆“大巴”的前行,疾病逐渐恶化(甚至在某个阶段会加速恶化),沿途的美好风景(生活)开始变得暗淡,忘记家人、朋友,最后孤独地驶向人生黑暗的终点。
但是,如果有办法踩下刹车,或是让阿尔茨海默病“大巴”开得慢一些呢?
这就需要早发现、早治疗,把握治疗黄金期,让我们在疾病早期尽可能“踩刹车”,让沿途的美好风景持续,让我们享受更多高质量、有尊严的快乐时光。
确诊阿尔茨海默病,该如何治疗?
临床上有针对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诊断的专业方法,比如看一看脑内是否有“坏蛋白”Aβ沉积(PET-CT、脑脊液、血液检测)等,确诊阿尔茨海默病后,应尽快开始治疗,因为大脑病变和损伤的积累还在持续,切不可讳疾忌医。不同于以往,现在我们有对付阿尔茨海默病早期阶段的“武器”——疾病修饰药物,在疾病早期,甚至在大脑已发生病变、尚未发病时使用,通过清除“坏蛋白”Aβ延缓阿尔茨海默病的进展和恶化,让疾病“大巴”开得慢些。
疾病修饰治疗的药物:清除垃圾蛋白代表性的药物,如仑卡奈单抗、阿杜那单抗、多奈单抗等,已经在临床获批使用。还有改善认知症状的治疗药物,如胆碱酯酶抑制剂,NMDA受体拮抗剂等,以及通过脑肠轴减轻大脑神经炎症的药物等其他对症治疗的药物。认知康复也可以改善记忆,延缓疾病进展。
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预防措施?
1、合理膳食。注意饮食清淡:患者需要注意饮食清淡,帮助软化血管,如低脂、低盐等。可以有效地提高脑细胞活性,减轻痴呆症的症状。注意营养均衡:阿尔茨海默病的患者还需要营养均衡,可以吃富含磷脂的大豆、蘑菇等食物,还可以多吃富含亚油酸的食物,如花生、核桃、葵花子、胡萝卜等。可以有效地保护脑细胞避免受到氧化物的损害,对延缓痴呆症有一定的帮助。多吃纤维素食物。阿尔茨海默病的患者可以选择吃富含纤维素的菠菜、芹菜等食物来防止老人的便秘,可以有效地减缓智力下降的速度,进而对健脑益智起到一定的作用。
2、适当锻炼保持健康的体重,建议BMI控制在18.5-24.9 kg/m²之间,BMI计算方式:体重(公斤)÷[身高(米)×身高(米),体育锻炼:坚持规律的体育锻炼。也要多“练练脑”,如读书、棋牌游戏等。建议戒烟,也要避免二手烟。
3、保证规律、充足的睡眠。
4、如果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应遵医嘱,积极治疗。通过健康生活、遵医嘱服药等方式,维持正常的血压、血糖、血脂。
5、多培养兴趣爱好,有烦心事不要自己消化,多和家人、朋友们聊聊。
6、为患者提供温馨、安全的生活环境。
7、不能忽视照料者的关爱,建议照料者每天必须的独处时间;定期和家人朋友交流,保持身心健康。
徐州市中心医院认知与记忆障碍专病门诊
徐州市中心医院认知与记忆障碍专病门诊由认知与记忆功能障碍诊室、神经心理量表测评室组成。神经心理测评室拥有各种专业的神经心理量表,能进行认知筛查和记忆力、注意力、执行功能、视空间、语言等多个认知领域的综合检查。
常规开展: 1.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精准诊断及规范化治疗,痴呆的基因检测。并为每一位测试者建立记忆健康档案,为照料者提供辅导与帮助。记忆门诊的开设旨在更好的服务有记忆困扰的中老年患者。2.卒中后认知及精神行为的评估与治疗。3.其他涉及认知与记忆相关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认知与记忆障碍专病门诊时间:
本部:每周四下午
神经内科门诊区11号诊室
新城院区:每周五上午
新城院区3楼内科诊区5号诊室
本文作者
王江波
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校外硕士生指导教师
毕业于南京医科大学神经病学专业,致力于认知功能障碍、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研究,曾在北京天坛医院、上海华山医院认知障碍科深造,擅长记忆下降、脑萎缩、各种痴呆、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诊治。
江苏省卒中学会青委会委员;淮海经济区神经内科联盟认知障碍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徐州市医学会心身与行为医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徐州市医学会脑卒中专委会认知障碍学组委员;徐州市康复医学会神经康复学组委员、秘书。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在SCI、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主持江苏省中医药课题及徐州市科技局课题多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