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淮海名医网淮海健康在线
您现在的位置是:淮海名医网 > 全网新闻 > 老年护理 > 徐州市中心医院丨警惕不规律饮食伤害你的胆囊
徐州市中心医院丨警惕不规律饮食伤害你的胆囊
信息来自:徐州健康网    发布时间:2025-02-18 16:35:00    阅读量:10240次
[摘要]:徐州健康:年后,徐州市中心医院肝胆胰中心接诊的患者中,急性胆囊炎的患者明显增加,其中包括不少胆囊穿孔的重症病人,特别是老年人,疼痛不敏感、怕麻烦子女,有病一拖再拖,往往就诊时病

  年后,徐州市中心医院肝胆胰中心接诊的患者中,急性胆囊炎的患者明显增加,其中包括不少胆囊穿孔的重症病人,特别是老年人,疼痛不敏感、怕麻烦子女,有病一拖再拖,往往就诊时病情已非常严重,极易导致胆囊穿孔严重并发症。肝胆胰中心刘养岁副主任医师表示,不规律饮食已经成为胆囊健康的一大杀手。

  从胆囊息肉到穿孔

  ——不良饮食引发的危机

  83岁的王奶奶5年前体检时查出了胆囊结石,经常有胆囊炎发作病史,自服利胆药物好转,因为有脑梗、糖尿病和冠心病,考虑手术风险较大,就采取保守治疗,没把这个“小毛病”放在心上,未按医嘱定时体检。过年时家庭聚会,吃的口味偏重,有大量油腻、辛辣的饭菜。大年三十,王奶奶突然感到右上腹剧痛,还伴有恶心、呕吐的症状,自行服利胆药物后疼痛不能缓解,而且逐渐加重。王奶奶心疼过年时给子女添麻烦,加之遵循着过年期间不宜看病的老习俗,便硬撑着强忍不适。到了大年初四,家人发现老太太面色差,精神恍惚,赶紧送到当地医院,当地医院医生的详细检查,初步判断张奶奶可能患有胆囊穿孔,考虑老太太年龄大,又有脑梗和糖尿病,建议到上级医院治疗。

  当天晚上7点,刘养岁医生在家中接到紧急求救电话,他当即决定取消家庭聚会,火速赶往医院。到达急诊室后,他立即查看病人,并迅速完善相关检查。经确诊,病人为胆囊穿孔且已并发感染性休克。面对这一紧急情况,刘养岁当机立断,立即安排了急诊手术,以全力挽救病人生命。

  手术中证实胆囊已经穿孔,胆汁漏入腹腔,腹腔内可见大量脓液及胆汁混合物,医生前后用了15升生理盐水进行反复冲洗。术后,王奶奶在ICU监护治疗了6天后转入普通病房,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下已康复出院。 

  “很多患者像王奶奶一样,查出胆囊结石、胆囊炎后既不复查也不忌口。实际上,有症状的胆囊结石、胆囊炎,建议尽早手术,特别是对于合并一些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因基础病较多、敏感性降低,极易出现严重并发症。”刘养岁介绍。

  胆囊穿孔是急性胆囊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当右上腹阵发性绞痛(尤其饭后加重), 肩背部放射性疼痛,伴有明显的触痛、恶心、呕吐和发热等症状,就很可能是急性胆囊炎发作。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有胆囊穿孔引发感染性休克的危险。

  对于老年无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虽无结石诱因,但危害更甚。因为老年人因症状不典型,易被误诊为“胃肠炎”或“心绞痛”。临床中,对于长期卧床、术后或重症患者突发腹痛,需高度警惕此病。若家中老人出现相关症状,务必立即就医,早诊断、早手术是挽救生命的关键。

  胆囊穿孔:

  为何突然成了“隐形杀手”?

  胆囊位于肝脏下方,虽然体积不大,但却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主要负责储存和浓缩胆汁,当我们进食后,胆囊会收缩,将胆汁排入小肠,帮助消化脂肪类食物。可以说,胆囊是我们消化系统中的一个重要 “助手”。

  然而,胆囊也是一个比较脆弱的器官,长期不规律饮食(不吃早餐、暴饮暴食、高脂饮食)会让胆汁淤积,逐渐形成结石或胆囊息肉。

  当结石卡在胆囊颈部或息肉增大时,胆囊会像气球一样越胀越大,最终缺血坏死、穿孔。此时,脓液和胆汁流入腹腔,可能引发感染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不规律的饮食

  或许会摧毁你的肝胆系统

  除了胆囊穿孔,这些常见问题也与不良饮食习惯息息相关:

  胆囊息肉:

  高胆固醇饮食会刺激胆囊壁增生,形成息肉。若息肉>1cm或快速增大,癌变风险骤增。

  肝毒素的增加:

  频繁的外卖、快餐以及高油高糖的食品选择,不仅增加了肝脏处理这些不健康食物中添加剂、防腐剂等化学物质的负担,还使得肝脏难以获得必要的营养支持来进行有效的解毒工作。长此以往,毒素在肝脏内的积累逐渐增多,肝脏负担加重,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受到抑制,为肝脏病变埋下了隐患。

  脂肪肝→肝肿瘤:

  从单纯性脂肪肝到肝硬化、肝癌的“三部曲”,往往始于一顿顿油腻的外卖和含糖饮料。

  如何呵护胆囊健康?

  急性胆囊炎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堪称消化道的“定时炸弹”。很多患者捂着肚子、痛苦地呻吟着前来就诊。为避免遭罪,拥有合理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很重要。

  规律饮食:一日三餐要定时定量,尤其是早餐一定要吃。早餐可以选择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全麦面包、鸡蛋、牛奶等。同时,要注意控制每餐的食量,避免暴饮暴食。

  合理搭配饮食:减少高油、高脂、高糖食物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这些食物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减少胆固醇的吸收,有助于保护胆囊健康。

  适量运动:保持适量的运动可以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增强胆囊的收缩功能,有利于胆汁的排出,降低胆结石的形成风险。建议每周至少进行 150 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跑步、游泳等。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尤其是腹部超声检查,可以及时发现胆囊疾病的早期症状。对于有胆囊疾病家族史或不良生活习惯的人群,更应该增加体检的频率。

  本文作者

  刘养岁

  肝胆胰中心 副主任医师

  医疗组长 教学主任

  毕业于南京医科大学,于清华长庚医院董家鸿院士肝胆胰中心、江苏省人民医院肝移植中心学习。擅长胆囊疾病、肝胆管结石、肝脏肿瘤、胆道肿瘤、胰腺肿瘤、门静脉高压症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对腹腔镜、胆道镜等治疗肝胆胰疾病有较深的造诣,熟练开展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及半肝切除、荧光腹腔镜肝肿瘤解剖性切除、荧光腹腔镜胆道系列手术、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等高复杂手术。发表核心期刊、中华和SCI论文20余篇,主持和参与院、市和省级课题等10余项。连续多年获得院先进个人、行风先进个人、医科大学优秀带教老师等荣誉,获得徐州市卫生局新技术引进奖7项。

  徐州市抗癌协会肝胆肿瘤专业委员、徐州市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徐州市免疫学组专业委员、徐州市保胆协会委员、江苏省研究性医院学会肝胆疾病精准治疗专业青年委员、江苏省抗癌协会肝胆肿瘤专业青年委员、中华志愿者协会肝胆外科专业组委员。

  专家门诊时间:周六全天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