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淮海名医网淮海健康在线
您现在的位置是:淮海名医网 > 全网新闻 > 新闻资讯 > 徐州市中心医院优质服务(一)丨 探索呼吸密码
徐州市中心医院优质服务(一)丨 探索呼吸密码
信息来自:徐州健康网    发布时间:2025-02-21 10:04:00    阅读量:10365次
[摘要]:徐州健康:开栏语为进一步改善服务质量,同时深入推进 “医学人文关怀提升行动 ”,我院始终坚定不移地秉持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持续深耕提升服务质量的新路径,不断探索与实践,力求为患者

  开栏语

  为进一步改善服务质量,同时深入推进 “医学人文关怀提升行动 ”,我院始终坚定不移地秉持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持续深耕提升服务质量的新路径,不断探索与实践,力求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体验。

  本栏目将持续为您呈现我院在门诊、医疗、护理等方面的 “微调整、微改革、微优化” ,展示我们为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进步。希望通过本栏目,让您更深入地了解我院的优质服务,也欢迎您为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打造一个更加温暖、更加专业、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环境!

 1

  探索呼吸密码:

  基于 QFD 构建俯卧位通气患者

  呼吸力学优化体系

  ARDS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起病急骤、进展迅速,是重症医学中治疗难度大、病死率极高的呼吸系统疾病。虽俯卧位通气作为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已广泛用于 ARDS 患者的治疗,可解除重力依赖区的压迫,促进肺泡复张,降低平台压和驱动压,提高肺顺应性,改善呼吸力学参数,但该治疗中患者的呼吸力学受诸多因素影响,且通过科技查新,暂无相关性研究,治疗存在较大优化空间 。为此,医院组建了由护士、呼吸治疗师、医生等 13 名多学科人员构成的 “畅呼圈”,开启了一场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的探索之旅。

  为深入了解患者和医护人员的需求,圈员们亲自化身患者体验气管插管、呼吸机和俯卧位。旨在通过QFD构建俯卧位通气患者呼吸力学优化体系,保障患者安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进一步优化呼吸力学,改善患者的预后。

模拟演练现场

  四大创新举措:全方位优化俯卧位通气方案

  基于这些分析,畅呼圈提出了四大对策群组。1.发明创新俯卧位通气装置;2.优化俯卧位通气流程,同质化管理;3.开发柔性压力感应和控制系统,搭建俯卧位平台;4.床边超声助力,精确评估肺功能和胃残余量。

  革新通气装置:从传统到智能的跨越:发明创新俯卧位通气装置,经过多次改良。第一代装置根据患者需求对传统俯卧位进行 5 个方面的创新和改良,第二代采用硅胶材质,增加面部支撑面积,避免压力性损伤,第三代改用气垫,增加胸腹部悬空面积,进一步提高胸腹部顺应性。应用于临床后,患者潮气量增加,平台压下降,驱动压下降,肺顺应性提高,呼吸力学得到优化;

  重塑流程管理:以患者舒适为核心的优化:优化俯卧位通气流程,秉持以提高患者舒适度为中心,重新梳理装置操作要点,制定俯卧位通气要点提示单和核查单,录制视频,实施同质化管理。经改善,PPV 平均耐受时间从原来的不足提升至 20h,操作用时缩短至 10min;

  搭建智能平台:压力感应与智能调控的融合:开发柔性压力感应和控制系统,搭建俯卧位平台。在易受压的 8 个部位置入柔性压力传感器,实时监测压力变化并超前高压预警,压力监测与智能充气系统联动,智能调节支撑压力。改善后氧分压升高、二氧化碳分压下降,血气分析氧合指标均优于改善前,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由 31% 下降至 6.7%、导管位移或堵塞发生率由 17% 下降至 3%、头面部水肿发生率由 38% 下降至 10%;

  精准超声评估:肺功能与胃残余量的精准把控:借助床边超声精准评估肺功能和胃残余量。由通过培训取得合格证书的人员组建超声小组,在患者俯卧位前及期间每 4 小时评估一次胃残余量和肺功能。改善后,患者反流性误吸发生率由 14% 降至 7%,平均肺部超声评分由 3.1 分降至 1.6 分。

  实施这些对策后,各项质量特性均达到并超过目标值。肺顺应性升高百分比提高至 77.3% 。该项目获得了 5 项实用新型专利、2 项发明专利和 1 项软件著作,发表相关论文 8 篇,其中中华系列 1 篇,SCI 1 篇。还荣获江苏省第二届护理创新大赛一等奖、江苏省医院协会论文交流一等奖、徐州市护理创新发明二等奖、江苏省医院协会品管圈大赛一等奖、亚洲 QFD 品管圈大赛一等奖,中标徐州市科技项目一项。同时,形成 10 份标准化文件,在全科实施同质化管理,效果得以持续。圈员们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无论是专业技能还是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成长。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