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0日,江苏省中医肿瘤重点专科联盟启动大会以线上形式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江苏省中医院牵头,联合省内15家中医医疗机构,包括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扬州市中医院、无锡市中医医院、徐州市铜山区中医院等,共同擘画中医肿瘤学科高质量发展蓝图。会议旨在贯彻落实国家中医药发展战略,深化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全面提升全省中医肿瘤诊疗能力,惠及更多患者。
高屋建瓴:明确目标、共筑蓝图
会议伊始,江苏省中医院肿瘤科钱军主任与护理部段培蓓主任分别致辞。
钱军主任强调,联盟的成立是响应国家“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号召的重要举措,通过“省级牵头、市县联动”的模式,整合全省中医肿瘤医疗资源,推动医、教、研协同发展。他提出六项核心任务:
1. 强化对接机制。牵头单位与帮扶单位需建立高效协作,完善工作台账。
2. 对标国家标准。以《江苏省中医重点专科建设与评价标准(2022版)》为纲,3月20日前完成任务书制定。
3. 精准学科规划。基层医院需结合自身特色,制定医教研一体化发展路径。
4. 拓展联盟覆盖。拟纳入更多县级以上医院,打造中西医结合旗舰科室。
5. 深化多领域合作。联合护理联盟、质控中心共建省级专委会及专病联盟。
6. 构建分级网络。指导市县建立区域专科联盟,形成全省诊疗“一盘棋”。
江苏省中医院护理部段主任强调希望通过本专科联盟在全省发挥示范、标杆的作用,同时也指出江苏省护理专科联盟将与江苏省中医肿瘤专科联盟合作发展,强调医护合作一体化,协同共进,整合医护团队,打造区域肿瘤病诊疗新高地。
学科共建:学科共建,细化举措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霍介格主任、扬州市中医院张晓春主任等牵头单位代表,就帮扶细则展开部署。会议明确:
精准帮扶。针对基层医院短板,通过专家驻点、远程会诊、联合科研等方式分阶段落实计划。
技术下沉。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强化县域医共体建设,实现“县乡一体”服务覆盖。
病种同质化。统一重点病种诊疗标准,提升基层急诊救治能力与专科辐射力。
多家基层医院提出发展诉求,包括构建“防、治、康”一体化肿瘤管理体系、推动中西医融合创新、加速三级中医院达标建设等。无锡市中医医院金春晖主任表示:“联盟不仅是资源平台,更是创新引擎,我们将通过人才共育、技术共享,实现弯道超车。”
务实行动:需求对接,务实行动
11家受帮扶单位现场汇报发展现状与需求,核心聚焦四大方向:
1.体系创新。打造全域肿瘤防治康养闭环,覆盖筛查、治疗、康复全周期。
2.技术融合。探索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结合的肿瘤治疗方案,研发特色疗法。
3.能力提升。加强人才引育与设备升级,优化服务流程,满足群众多元需求。
4.目标升级。“十五五”期间冲刺三级中医院水平,强化学科与科研竞争力。
钱军主任总结强调:“本次见面会务实高效、成果丰硕,强调了医护合作一体化及医教研全面发展的思路,通过深入交流,深化了共识、厚植了协作情谊,为后续推动精准帮扶、提升基层专科能力筑牢了坚实基础。江苏省中医肿瘤专科联盟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持续深化帮扶合作,共促全省中医肿瘤病学科高质量发展,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惠及更多患者,提高全省中医肿瘤诊疗水平。”
江苏省中医肿瘤重点专科联盟的启动,标志着全省中医肿瘤学科迈入协同发展新阶段。未来,联盟将依托政策支持与技术赋能,持续深化合作机制,助力基层医院提质增效,为患者提供更优质、便捷的中医药服务,书写“健康江苏”新篇章。
铜山区中医院肿瘤科
铜山区中医院肿瘤科作为被扶持单位,设有肿瘤科门诊、抢救室、普通病房、中医特色治疗室,现有主任中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中医师2名,住院医师3名,外聘专家1名。在科人员中硕士研究生4名,本科生3名,其中中医3人,西医4人,江苏省333第三层次1人,江苏省名老中医继承人1名;科室重视临床综合水平的发展与提高,对疑难病有诊治能力,危重症有救治能力,慢性病有规范管理能力。掌握了肿瘤系统疾病的中西医诊断和治疗,能独立完成肿瘤常见病的诊治及危重症的抢救治疗。建立了一整套科学规范的诊疗常规,并充分发挥中医药治疗的优势,能够常规开展肿瘤化疗、靶向、免疫治疗,癌痛规范化管理、对症姑息治疗等肿瘤内科常规治疗;在临床诊疗中开发了中药辅助治疗癌痛、癌因性疲乏、恶性腹水、化疗后骨髓抑制等特色治疗方法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同时开展了肿瘤深部热疗、毫米波治疗等先进的辅助治疗手段。2023年通过徐州市中医重点专科评审,成为建设单位,期望在江苏省中医肿瘤重点专科联盟工作中,可以更上一层楼,顺利通过徐州市中医重点专科复评,同时完成两专科一中心建设目标,坚决追随联盟部署,医、教、研协同发展,做好、做牢肿瘤区域专科联盟的铜山环节,为本地患者在家门口提供高质量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