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日,中共徐州市委、徐州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表彰2024年度徐州市高质量发展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徐州市中心医院被授予“2024年度徐州市高质量发展先进集体”民生福祉类先进集体。这一荣誉的获得,充分肯定了医院在医疗服务、学科建设、管理创新及社会责任等方面的综合实力。
党建引领
以高质量党建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
院党委充分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蓬勃向上。是全市唯一连续7年获得市公立医院年度绩效考核“优秀”等级的三甲综合医院;连续三年获得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A等级,被国家卫健委医院管理研究所评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医疗服务能力提升项目”建设单位。
与国家队同行
开启医院高质量发展新起点
2024年4月挂牌“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徐州合作医院”,2025年3月挂牌“东南大学附属徐州市中心医院”,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剂”和重要的“里程碑”,更是对淮海经济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大推动。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徐州合作医院”挂牌徐州市中心医院后,医院在门诊楼5楼建设“上海华山医院-徐州市中心医院联合门诊”诊区,上海华山医院神经外科、神经内科、肿瘤科、康复科专家在这里周末常态化坐诊。“东南大学附属徐州市中心医院”挂牌后,东南大学将结合徐州市中心医院优质的医疗教学科研资源,在医疗服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方面,全面提升徐州市中心医院的综合实力,促进高水平医院建设取得更大进展。
多措并举
重点专科建设取得新突破
医院高度重视学专科建设,多措并举塑造高峰学科、打造品牌专科、建设普惠性专科。2024年呼吸内科、内分泌科等共计13个专科顺利通过江苏省临床重点专科评审,被确认为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其中,普通外科和血液内科为新晋省级临床重点专科。目前徐州市中心医院有国家级示范中心4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培育科室2个、省级临床医学重点学科2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23个。
科教兴院
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发展新优势
医院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强化医疗质量管理,引领创新技术突破,深化医教协同,科研创新取得新进展。2024年获江苏医学科技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获批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79项,其中国家卫健委项目2项;获各级各类科学技术奖项14项。在省级及以上刊物公开发表论文504篇,其中:SCI收录的论文189篇。获省新技术引进奖7项,其中一等奖2项,获市新技术引进奖40项。十三五以来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及院士临床专家团队等A类人才和团队数量居全市首位。
在刚刚公布的徐州市新一轮高层次卫生健康人才引进和培养项目名单中,徐州市中心医院柔性引进了重症医学科杨毅专家团队、放射医学周光明教授团队、滕皋军院士介入和肿瘤治疗临床创新团队、康复医学白玉龙专家团队4个顶尖临床医学专家团队;柔性引进了消化内科张国新、麻醉学王东信、肾脏病学毛慧娟3名高层次学科带头人;以韩从辉为学科带头人的泌尿男科疾病精准诊疗团队、以梁军为学科带头人的内分泌科团队、以孟箭为学科带头人的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综合序列治疗口腔外科团队、以吴小进为学科带头人的肿瘤中心团队被列为全市“卫生登峰”团队;血液科王梦溪、胃肠外科张亮、泌尿外科王昊、康复科王翔4名临床技术骨干入列2025年度选送研修名单,项目上榜数量总和位居全市首位。
“一体多翼”
高水平建设区域医疗中心
2021年经国家发改委、国家卫健委等部门批复,医院成为全省4家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之一。区域医疗中心以徐州市中心医院新城院区二期工程为主体,加上毗邻的目前国内第二家、淮海经济区及苏皖鲁豫四省内唯一在建的、具有质子和重离子两种放疗技术的徐州质子重离子中心,以及位于新城院区东隔壁的康复医院新址,整个区域医疗中心总规划用地409.23亩,总建筑面积64.62万平方米,总建设床位4036张。
锚定“打造省级和苏皖鲁豫省际交界地区医疗中心、世界先进的质子重离子治疗中心”目标,徐州市中心医院将以更加坚实的步伐,勠力同心交出决胜“十四五”收官之战的过硬答卷,奋力谱写医院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福祉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