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新手爸妈请注意!您家那个每天只会吃、睡、哭的小祖宗,其实是个隐藏的"学习狂魔"!从出生第一天起,宝宝就在暗中观察你的一举一动——你打哈欠,TA学;你吐舌头,TA也学;甚至你偷偷挖鼻屎...这个最好别让TA看见。
科学研究证明,新生儿的大脑就像一块超强吸水海绵,而家庭环境就是TA的"第一桶金"。时间、空间、语言、行为...每一个细节都在悄悄影响宝宝未来的"人设"。
今天,徐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部部长刘松林就来揭秘:如何用科学(且不费爸妈)的方式,把日常带娃变成宝宝的"精英私教课"!
家庭中有哪些教育环境因素?
家庭环境中,时间环境、空间环境、语言环境、行为环境、人文环境、艺术环境等方面对宝宝未来发展的影响很大。
时间环境
"安静觉醒"状态的新生儿
有很强的学习能力
新生儿基本处于睡眠状态,只有很短的时间是醒着的。在他醒着的时候,眼睛睁得很大,明亮发光,很少活动,很安静,我们称新生儿这种状态为安静觉醒状态。新生儿处于这种状态时是很机敏的,喜欢看东西,特别是圆形有鲜艳色彩的东西,如红球、有鲜明对比条纹的图片,还喜欢看人脸。在这种状态下的新生儿好像要把全部精力灌注到看和听上来。这时的新生儿对外界有很好地感受力,能对外来刺激产生反应并学习如何适应外来的刺激。
所以说新生儿的觉醒状态是新生儿学习能力最强的时候,这时父母要给予新生儿丰富的感觉刺激,如温柔的声音、温暖的抚摸、运动的、颜色的、光线的信息,这些是未来情绪、智力发展的重要基石。室内光线不宜过强,可使用柔和的灯光,以免刺激新生儿的眼睛。
空间环境
新生儿也会对外界环境产生兴趣
初来到这个世界,新生儿会对周围的一切产生兴趣,会以独特的方式适应世界,体验人间生活。他会睁开明亮的眼睛,安静不动地注视着你,对自己看到的事物、听到的声音、触碰到的东西、以及感觉刺激做出反应,不断地探索外在环境。这是一种主动探索的能力,只要大人不从中干扰,新生儿可以自我发展得很好。家长最该做的事就是提供一个适宜的、丰富的、讯息多样的空间环境,这样的环境是新生儿喜欢的,利于他们主动发展自己。
语言环境
1. 哭是新生儿最初的语言
人类的语言,在新生儿时期就已经开始萌发了,起初先会哭叫,新生儿"说的能力"就是哭的能力。哭是新生儿唯一的语言,是和成人交流的主要方式,以后逐步扩展到面部表情和手势。在新生儿用哭与人交流的同时,他就已经一直在倾听周围说话的声音,并学会了辨别不同的表达方式,这就是懂话的萌芽。家长温柔的语言、对新生儿哭声的及时回应,都是新生儿良好的语言环境。
2.语言教育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
新生儿的语言教育得从出生的第一天就开始。语言的发展必须有相应的语言环境。
随着一声响亮的啼哭,宝宝的出生给整个家庭带来了欣喜,每个家庭成员都在为宝宝和母亲忙碌,忙着照顾大人和宝宝的吃喝拉撒睡,忙着谈论宝宝长的像谁之类的。似乎这时候与宝宝的教育没有什么关系,然而这就是宝宝的语言环境。
如果希望宝宝未来语言表达能力较好,就不能不和他说话,如果大人们总是沉默寡言,宝宝从出生起就得不到语音、语调等语言表情的刺激,将来的语言表达可能就不会那么理想。所以爸爸妈妈再忙、再累,也要跟宝宝多说话,多交流,为宝宝提供良好的习得语言的机会,因为语言教育应该从出生的时候就开始了。
行为环境
一出生就有模仿行为
模仿是动物的生存本能。作为高级动物的人类,新生儿就可以通过模仿来学习了。在2周的时候,宝宝就能够模仿简单的行为,例如,伸出舌头,大大地张开嘴。此外还有更高一级的模仿,那就是竖起头、身体站立等。
新生儿不但有能力对看到的面部表情做出反应,还能够正确地模仿成人的某些表情。新生儿能对表情做出反应,模仿表情的这些行为是将来情绪理解的基础。因此家长的行为和表情,就是新生儿模仿的样板,家长的行为对宝宝未来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新生儿最早的躯体活动
从出生起,新生儿便会有转头、手上举、腿伸直等躯体的活动。新生儿的躯体运动会伴随成人的说话同时进行。他会伴随妈妈或看护他的人的声音而有节奏地运动,如果成人谈话没有中断,新生儿还会做出一些动作,比如:举眉、伸足、举臂。有时还会对你凝视、微笑。新生儿的躯体动作与母亲的谈话内容是协调的,包括声音的停顿和变化,这是母子交流的最好形式。
新生儿的运动能力也在不断发展,可在适当的时候进行一些简单的运动训练。比如,让新生儿在清醒时趴在床上,锻炼抬头能力;轻轻握住新生儿的手脚,帮助其做一些简单的屈伸动作,促进肌肉和骨骼的发育。
人文环境
1、为新生儿提供舒适、温暖安宁的环境新生儿从温暖、舒适的子宫来到这个世界,开始独立的宫外生活,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爸爸妈妈需要给新生儿提供适宜的环境;温柔的亲吻、轻柔的抚摸、温暖的拥抱,无应答的谈话,都会使宝宝在身体和心理方面感到舒适、温暖与安宁,获得心灵的安定。从出生起,新生儿就在谋求心灵上的安定。心灵安定是良好情绪发展的基础。
2、早期教育从什么时候开始?
现代教育理念告诉我们——教育从胎儿期就开始了。从胎儿期大脑就开始发育,出生后的第一年是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抓住宝宝发育的关键期,在这一年里给宝宝提供的所有环境信息,都会影响到宝宝的的发展。所以,早期教育从出生时就开始了。
艺术环境
听觉能力是新生儿各项能力中,发展最早的一项感觉能力。新生儿大多数时间都处在睡眠状态,适宜听一些轻柔舒缓的音乐,韵律感强的音乐会特别吸引他们的兴趣。但考虑到新生儿注意集中的时间较短,因此听音乐的时间不宜过长,当新生儿对播放的音乐不再做出新奇的反应后,即可停止播放。
新生儿已经具备看和听的能力。出生1个月的婴儿能看清距离眼睛20cm的物体,而且更容易看见亮度高的物体。
新生儿的感官逐渐发育,可通过各种方式给予适当刺激,促进其感官发展。比如,给新生儿看一些色彩鲜艳的卡片或玩具,距离眼睛约20厘米左右,吸引其注意力,锻炼视觉追踪能力;用柔软的物品轻轻触摸新生儿的皮肤,让其感受不同的触觉。
科室简介
新生儿医学中心是江苏省妇幼健康重点学科、省新生儿保健特色专科、省新生儿急救中心南京儿童医院新生儿医疗中心徐州市妇幼保健院协作中心、徐州市临床重点专科、市新生儿急危重症救治中心;先后荣获江苏省优质服务示范病区,江苏省用户满意服务明星班组,连续多年获省、市新生儿复苏技能竞赛一等奖。中心人才梯队搭建合理,目前有江苏省妇幼青年人才2名,徐州市医学青年后备人才1名,第六届徐州市拔尖人才1名,博士1名,在读博士2名,硕士8名。近年承担省市科研项目近10项,屡获淮海经济区及徐州市科技进步奖、市新技术引进奖。本中心具备现代化医疗仪器设备,具有人性化服务理念,开展延伸服务,开设了省内第一家高危儿联合门诊、市内第一家早产儿护理门诊。中心有丰富的成功救治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的经验,近五年成功救治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581例,目前最小救治胎龄为25周,在淮海经济区新生儿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专家简介
刘松林
儿童保健部部长
新生儿科主任
主任医师
学科带头人,现任中国妇幼保健协会新生儿保健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妇幼保健协会新生儿保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医学会新生儿学组委员,江苏省新生儿质控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母胎学组委员,徐州市医学会遗传医学分会副主委兼秘书,徐州市医学会围产医学委员会委员,徐州市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委员,徐州市医学会急诊医学委员会委员。
自工作以来获徐州市“三八”红旗手称号,“徐州市先进个人称号”,多次获院“优秀个人、医德先进个人称号”。先后获第五届淮海科技三等奖、第六届淮海科技二等奖、徐州市发明创造科技奖二等奖,徐州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徐州市医学新技术引进奖一、二、三等奖、徐州市卫生局卫生科研课题结题优秀奖。
擅长新生儿科、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熟练掌握新生儿科和儿科急危重症病人救治技术,如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呼吸衰竭、气胸、肺出血、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产儿极度不成熟儿、极低出生体重儿、超低出生体重儿、重度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溶血病、支气管肺炎、腹泻病合并重症脱水、高热惊厥等疾病的救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