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淮海名医网淮海健康在线
您现在的位置是:淮海名医网 > 全网新闻 > 新闻资讯 > 徐州市中医院急诊科:抢救生命比一切都重要
徐州市中医院急诊科:抢救生命比一切都重要
信息来自:徐州健康网    发布时间:2016-01-30 09:45:00    阅读量:1232次
[摘要]: 如果说医院是一个生与死较量的战场,那么急诊科就像是打仗的前线,急诊科医护人员就是这场战役的先头部队。在这里,健康与病痛一线之隔,生命与死亡紧张对峙。

      如果说医院是一个生与死较量的战场,那么急诊科就像是打仗的前线,急诊科医护人员就是这场战役的先头部队。在这里,健康与病痛一线之隔,生命与死亡紧张对峙。

  在这个平凡的窗口上,急诊科的医护人员们日复一日地在生命的绿色长廊上奔忙,无论是阖家团圆的春节,还是每一个平常的日子,他们为了能祛除患者的痛苦、为了千家万户的平安和健康,不断与病魔斗争,将抢救生命作为第一要务。

  春节临近,急诊科愈加忙碌。1月28日,记者走进徐州市“青年文明号”、徐州市政府创建群众满意服务窗口示范单位——徐州市中医院急诊科,了解急诊室里的故事。

  急诊科就像一个浓缩的“小医院”

  市中医院急诊科位于一楼大厅,急诊科的面积并不大,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里配备了内科、外科、耳鼻喉科、眼科、儿科、妇科等几乎所有科室的专业医生,因此患者可以在这里得到全面的基础治疗和护理,第一时间确诊病情并接受进一步治疗。毫不夸张地说,急诊科就像一个浓缩版的“小医院”。

  急诊科总是弥漫着一股忙碌和紧张的气氛。护士们脚不沾地穿梭在人满为患的输液室里,120救护车的呼啸声随时可能出现,这声音就像一道命令,值班医护人员立刻冲出大门,第一时间对伤者展开救治,最大限度挽救他们的生命。

  市中医院急诊科主任刘斌介绍,经过30多年发展,目前该院急救中心已形成以急诊科、120分站为一体的完整急救体系。急诊分科齐全,包括急诊内科、外(骨)科、妇科、儿科,科内设置有急诊门诊、急诊抢救室、急诊观察室、急诊清创室、输液室、灌肠室等,目前共有近60名医护人员,为广大危、急、重患者提供24小时全天候服务。

  第一时间让患者得到有效治疗

  很多人一提到急诊室,马上想到“绿色通道”。急诊室正如急危重症患者与医院连接的中转站,通过绿色通道,他们能够得到第一时间的有效救治。

  急诊科实行24小时工作制,全年无休,急诊内、外、妇、儿等科室时刻处于“待命”状态,为周边老百姓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科室严格遵守“绿色通道”制度,以人为本、以抢救生命为首要任务,为患者提供简便、安全、快捷的途径和渠道,做好急诊救治和入院治疗的无缝衔接,确保患者生命安全得到医疗救助基本保障。

  越是节假日,越是忙碌,这就是急诊科医护人员的工作状态。2015年入冬以来,徐州落了三场雪,每次降雪都会带来气温的骤降,也会带来心脑血管患者数量的激增。对心脑血管疾病来说,每提前一分钟进行救治,就意味着生存质量的数倍提升,因此刘斌和急诊科的医护人员赶到责任格外重大。

  “急诊科是各种危急重症患者云集的前沿阵地,我们丝毫不敢懈怠。与时间赛跑,与死亡争速。”刘斌介绍,2014年8月,刘斌在急诊科巡查患者的时候,突然看见急诊观察室的一位醉酒患者出现误吸的情况,在吸引设备没有来得及接上的时刻,他立即将患者侧过身子,拍打背部,毫不迟疑地抠出了患者口腔内的呕吐物,并积极指导患者家属观察病人。“当时呕吐物臭气冲天,就连我们都觉得恶心,但刘医生一点都不在乎,帮他抠了出来,我非常感动。”患者的妻子回忆说。即便这样,刘斌还是不放心,他守候在患者身边,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解决病情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使患者顺利度过险情,避免了患者呼吸道窒息甚至患者死亡的可能。

  刘斌告诉记者,急诊科医护人员的特点是在脑力、体力高负荷高强度的情况下工作的。他们的工作充满了不确定性,这其中包括病人来诊情况的不确定性,以及接到应急任务时间的不确定性。对急诊科的医生和护士来说,大家都有个不成文的规定,随时都有可能要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手机24小时开机,生怕病人出意外,有时候半夜接到电话,一骨碌就爬起来赶往抢救现场。“在我们眼里是没有节假日的,过年也无法休息,家人都习惯了。”作为医院“24小时全年无休”窗口的掌门人,刘斌说:“患者的平安,才是我们最大的幸福。”

  生命高于前一切:先看病,后付费

  除了救治有序及时,“绿色通道”还有另外一层含义:那就是“先看病后付费”。

  “我们对‘三无’患者实行‘先救治、后收费’,‘不推诿、不拒诊’,因为生命高于一切。”刘斌说。不久前,一位65岁老汉在路边昏迷,路人拨打120将其送到了中医院急诊科,入院时候患者意识比较模糊,没有家人陪同。在这种情况下,急诊科的医护人员立即安排老人去做了CT检查,同时通过他身上的证件联系他的家人,等到老人被确诊为脑出血并被立即转往神经外科时,他的家人终于赶来了。老人很快接受了手术治疗,脑出血得到有效控制,目前恢复情况良好。

  刘斌介绍,到急诊科来就诊的患者病情普遍存在“急、危、重”特点,有时没有陪人,若先付费再就诊,病情就会出现拖延的现象。“我们倡导的‘绿色通道’就是为了切实解决这部分患者的难题。”为此,中医院实行了“先看病后付费”的制度,患者急诊先诊疗,经有关部门认可,再统一结算,这种运行模式可以明显减少患者排队次数,节约就诊时间,最大限度地把疾病救治的“黄金时间”留给患者。虽然时有漏费的现象发生,但“绿色通道”可以为患者创造一个安全有效、方便周到的诊疗服务环境,第一时间挽救患者的生命,保证患者的生存质量。

  没有奉献精神做不了急救工作

  说起担任急诊科主任的心得,刘斌认为是“奉献”二字。

  “没有奉献精神,当不好急诊科医生。寒冬腊月,别的科室可以开空调,急诊科的门永远都是开着的;别的科室医生晚上值班可以睡一会儿,急诊科医生是时刻待命的;不时还会遭遇醉酒人员对医护人员的打骂、骚扰,而这些都只能默默忍受,或者找医院保卫科、打110求助……”

  割伤、碰伤是急诊科常见的情况。2014年12月,寒冷的冬天,一位患者到中医院购买特效咳嗽药肺炎合剂,因为天寒地滑,拿药后刚出门就摔倒,结果右手被玻璃瓶的碎片割伤。刘斌看到后马上和值班医生护士给病人清创缝合,清除外伤处的玻璃碎片,把剩下药物清洗干净,重新给装好。

  刘斌表示,急诊科有时会收治一些“三无人员”、“路倒”等。此时,急诊科的医护人员不仅要给他们治疗,还要照顾他们生活起居。“无论多么复杂严重的病人,医生都不能放弃治疗,只有让病人看到医生的信心,病人才会有信心。”刘斌常对急诊科的医护人员说,在医疗过程中患者对某些治疗方法不理解或误解,要做到不介意、不计较,耐心地做病人及家属思想工作,提供合理的方案及措施,改变患者家属对医生的态度。“只要我们善待患者,有积极的态度,加强沟通,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为患者提供温馨、细心的服务,就会赢得患者对我们的尊重和认同,和谐的医患关系就一定会建立起来。”

  希望市民能够增强自救和他救意识

  在谈论急救工作时,刘斌多次提到了院前急救,即市民在救护车到达之前,进行自救、互救,这也会给急救赢取宝贵时间。“在拨打120的同时,对呼吸骤停的患者进行心肺复苏,将煤气中毒者移到通风的地方平躺,将醉酒患者口中的异物进行清除并头侧向一方,这些都是救护者到达之前,其他人可以帮助患者做到的,而且也帮医生处理节约了时间。”刘斌有些遗憾地说,目前我国市民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率不足1%,大多数市民都将急救寄托在医生身上,而缺乏必要的自救和他救知识,这样导致很多本可以得到及时救治的患者错过了抢救时机。

  为提高急救意识的普及率,刘斌和急诊科医护人员经常走进社区,将急救知识普及到千家万户。科室定期安排医护人员到社区以及社区门诊部参加义诊活动、定期到老年托老所进行体检查房,建立双向转诊机制,在百姓中建立了良好的口碑。有一名科室骨干、主任中医师在2013年对口援助新疆二级医院,作为当地医院的业务院长,深入当地医疗一线工作,获得了当地卫生部门和群众的肯定。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