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淮海名医网淮海健康在线
您现在的位置是:淮海名医网 > 全网新闻 > 新闻资讯 > 世界精神卫生日来临,你的心理健康还好吗?徐医附院心理专家呼吁关注抑郁、焦虑、失眠等心理问题
世界精神卫生日来临,你的心理健康还好吗?徐医附院心理专家呼吁关注抑郁、焦虑、失眠等心理问题
信息来自:徐州健康网    发布时间:2018-10-10 17:07:00    阅读量:3070次
[摘要]: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事实上,精神疾病的范畴很广泛,除精神分裂症等重性疾病外,还包括抑郁、焦虑、睡眠障碍等问题。

随着人们工作节奏加快、

生活压力不断加大,

我国精神疾病发病率不断攀升。

有报道称,

我国精神疾病发病率已高达17.5%,

其中重性精神障碍发病率高达1%。

2018年10月10日

是第27个“世界精神卫生日”,

徐医附院神经内科心理专家呼吁大家

重视心理健康,

发现问题及早治疗。

  公众对精神疾病存在认识误区,发病率高但治疗率低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事实上,精神疾病的范畴很广泛,除精神分裂症等重性疾病外,还包括抑郁、焦虑、睡眠障碍等问题。

  徐州市心理卫生协会理事长、徐医附院神经内科主任耿德勤介绍说,数据显示,我国精神疾病发病率已高达17.5%,精神疾病在我国疾病社会负担中已排名首位,已超过了心脑血管、呼吸系统及恶性肿瘤等疾患。

  “与高发病率相比,公众对精神疾病知晓率低尚不足5成,识别率和治疗率则更低。”耿德勤主任称,约有40%的患者从未到医院诊治,很多人没把自己的抑郁、焦虑当回事,或是即便发现病情影响工作生活,也因病耻感而讳疾忌医。为此,他呼吁大家消除对精神疾病的固有误解和偏见,认识并正视自己的心理问题,积极寻求心理支持、救治救助,这样才能更好地维护精神健康。

  精神疾病绝非无药可治。耿德勤主任表示,早期的心理问题就好比是精神上的“感冒”,70%-80%的抑郁、焦虑、睡眠障碍等都可以进行早期干预。如果大众能像对待普通感冒一样去医治心理疾病,那么,精神疾病的就诊率会大大提高,还可以降低轻微心理问题像重性精神疾病的进展率。

   “我抑郁了”≠抑郁症,抑郁症会导致丧失部分社会功能

  作为淮海经济区神经病学组委单位,徐医附院神经内科对心理及精神疾病方面救治非常重视,常年开设心理咨询门诊。徐医附院心理咨询门诊的心理专家张才溢博士介绍,抑郁、焦虑、睡眠障碍等是临床常见疾病,但是抑郁与焦虑的患者就诊率仅达到40%。

  近年来,“抑郁症”这三个字一次次地走进公众的视野,但大多数人对抑郁症到底是什么、怎么识别抑郁症等仍旧一知半解。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心情不好的时候,这时说一句:“我抑郁了”,难道就是抑郁症吗?对此,张才溢博士给出了详细解答。

  他表示,抑郁并不等于抑郁症。“抑郁是人在遭受压力挫折等的时候产生的一种正常的情绪。抑郁症则是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心境障碍,并伴有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认知功能损害以及躯体症状等表现的精神疾病。”

  具体来说,正常的抑郁情绪多基于一定的客观事物,事出有因,而抑郁症则是病理性情绪抑郁,有或缺乏客观精神应激的条件;抑郁情绪有一定的时限性,通过心理调适短期内可以恢复正常,而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常持续存在,不经治疗难以缓解。精神医学规定,抑郁情绪不间断发作两周以上,间断发作一个月以上可以考虑抑郁症的可能。

  另外,正常的抑郁情绪一般不会影响正常的社会功能,而抑郁症根据病情轻重不同,会导致一定的社会功能的丧失,影响患者日常的工作、生活、人际交往等。

  张才溢博士介绍,抑郁情绪和轻度抑郁完全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方法治疗,而且疗效显著;只有较为严重的抑郁症才需要心理治疗联合药物或其他物理治疗。总体上来说,只要患者重视,治疗效果和结局都会很好。

  产后抑郁真不是矫情,建议孕期做好识别和干预

  在张才溢的病人中,28岁张女士令他印象深刻。“产后2周后,张女士有无故哭泣、情绪低落的表现,做事情也没有兴趣,还有杀死婴儿后再自杀的想法,后来被诊断为产后抑郁症。”张才溢说,临床观察,产后抑郁的患者近些年逐年增多。

  生个孩子怎么就抑郁了?甚至还想自杀?是不是太矫情了、太夸张了?面对部分公众对产后抑郁的不理解,张才溢从专业角度强调:“产后抑郁真不是矫情,而是一种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的疾病,需要产妇家属及全社会的理解和关注。”

  他指出,有近80%的妇女产后会出现心理应激反应,主要表现为心烦、焦虑、无故哭泣感觉压力大、做事没有兴趣、无力感、无助感以及无望感,但大部分产妇程度都较轻,且持续时间多不足2周。但仍有小部分产妇上述症状持续2周以上,并影响正常的生活,且能无其他躯体疾病,医学上把这一小部分重症的患者,诊断为产后抑郁。

  产后抑郁的发生,在生物学层面、心理层面以及社会层面上都是有据可依的,另外,与产妇本身的性格、人际关系、精神疾病家族史、产前的精神心理疾病史以及分娩过程的心理创伤体验等也有密切联系。

  张才溢说,预防产后抑郁要做到定期筛查、早期发现、及时处理不良情绪。建议孕产妇从怀孕后,就应该把情绪监测放在重要的位置,定期进行心理测试,尽早发现抑郁情绪,及早的处理,避免发展为产后抑郁症。

  胸闷、心慌未必是心梗,还可能是急性焦虑症发作

  说到焦虑,最常见的有考试焦虑,比赛焦虑等,这些情境下的焦虑都是特定的阶段,这一阶段过后就焦虑的情绪就不会持续。但当焦虑的严重程度和客观事件或处境明显不符,或者持续时间过长时,就变成了病理性焦虑,称为焦虑症。

  如果不是几次误拨120的经历,市民谢女士至今还以为自己有冠心病。说起来,谢女士并没有什么心脑血管基础病,但时不时总会觉胸闷、心慌、呼吸困难的感觉。一次在逛街时,谢女士突感心跳加速,头脑空白,仿佛自己处于濒死边缘,便立刻呼救,请人拨打120,将自己送至医院急救。到达医院后,一系列检查都没发现问题,半个小时后,谢女士恢复正常。

  这样的情况又发生过几次,谢女士总觉得自己是突发心梗,但诊断却始终没问题。最后心内科医生建议她转诊心理门诊,查出她患有焦虑症。

  据了解,焦虑症可以分为广泛性焦虑和急性焦虑。广泛性焦虑的患者容易不明原因长时期处于紧张不安、提心吊胆,恐惧、害怕、忧虑的内心体验中,并伴随有一定的头晕、心慌、呼吸急促、口干、尿频尿急、出汗等身体症状。而急性焦虑症(又称为惊恐发作)的患者平时和正常人无异,但一旦发作,会产生极度恐惧的心理,会体会到濒死感、失控感;同时将伴随有胸闷、心慌、呼吸困难、出汗、全身发抖等症状。

  近半数的睡眠障碍由心理因素引起,提醒及早对症治疗

  入睡困难、睡眠程度浅、早醒、失眠……据有关统计表明,中国睡眠障碍的问题日益突出。张才溢称,目前,人们对睡眠疾病的重视比以往有所加强,但治疗方面还存在很大误区:有些患者因为怕产生药物依赖,有了严重的睡眠障碍会拒绝就医或用药,还有一部分人不遵从医嘱,自己随意吃安眠药。

  据介绍,心理生理性失眠最为常见,其特征为过度关注自身的睡眠问题,易觉醒,由此导致失眠及日间功能障碍。对于短暂的失眠,张才溢建议患者不必过度担忧,因为越是“怕失眠,想入睡”,脑细胞就越兴奋,反而适得其反。

  然而,一旦出现长期失眠就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因为睡眠不足除了会让人出现头晕、头痛、情绪低落、烦躁等症状外,还会引发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和风湿等多种慢性疾病。张才溢表示,近半数的睡眠障碍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甚至提示精神状况出了大问题。拿我们熟悉的抑郁症来说,超过70%的抑郁症患者伴有失眠,而约40%睡眠有问题者终患上抑郁症。

▲ 为患者检查

  从医学角度上来讲,睡眠质量不仅仅是身体原因和工作压力等,也取决于自身的心理状况。由于失眠在早期或症状轻微时治疗效果更好,所需的时间也更短,建议患者在发现睡眠问题时应该尽早前往正规医院神经科或专业的睡眠中心进行系统化治疗。

  喝酒成瘾往往起床就得喝,医生提醒切勿盲目自行戒酒

  临床工作中,张才溢参加过多次急诊会诊,患者均为男性,发生了严重的酒精戒断反应。“这几名患者都是酒精依赖症患者,大家可能对这种病没什么概念,但实际上,他们的问题很需要引起社会关注。”张才溢称,所谓酒精依赖症,就是喝酒成瘾。此类患者有一个典型特征,就是喝‘睁眼酒’,即早晨起来空腹饮酒,如果没有喝上酒,就会出现手抖、心慌和面色潮红等症状,有些人甚至连简单的刷牙、吃饭都完成不了。

  “研究认为,酒精依赖的人在人际关系及家庭关系方面多半存在问题,但又没去解决,产生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后,就习惯借酒消愁,酒一喝多,精神状态更加不好,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张才溢说,酒精依赖症的患者,哪怕知道自己身体糟糕,家庭工作受到喝酒影响,仍旧不能自控,还是会继续过量喝酒。

  既然是一种疾病,就应该进行科学治疗。

  张才溢提醒,酒精成瘾的人千万不要盲目自行戒酒。因为很多患者在戒酒过程中会出现程度不等的戒断症状,如肢体抽搐、大汗淋漓、神志不清,产生幻觉等,严重的还会出现震颤谵妄,如不及时处理会发生意外甚至生命危险。所以,想要戒酒一定要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医生会通过药物控制戒断反应。在酒精戒断后,还会处理患者的躯体症状,以及进行心理干预。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