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淮海名医网淮海健康在线
您现在的位置是:淮海名医网 > 全网新闻 > 新闻资讯 >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让多病的老年人怡然地带病生存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让多病的老年人怡然地带病生存
信息来自:徐州健康网    发布时间:2018-11-22 18:03:00    阅读量:2408次
[摘要]:徐州健康:“有些药物之间存在协同作用,有些存在拮抗作用。如果只考虑用药而不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会造成不良后果。”李主任提醒说,老年人用药应突出重点,兼顾其他,用药品种一般最好不超过 5-6种。

  老年人常因一身多病而辗转于各大医院、各个专科,可“各自为政”的就诊体系常使老年人及其家属辗转于各个科室,疲于就诊。这时,他们最需要的是多学科协作诊治。徐医附院老年医学科就是以老年医学为基础,以诊治老年病为主的一个科室,主要诊治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例如冠心病、心力衰竭、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并发症、难治性高血压、老年感染性疾病等。

  作为苏北地区最早从事老年病临床医疗、教学与科研的专科,该科2016年通过市临床重点专科评审,2018年成为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协同创新联盟网络成员单位,年门诊病人20000人次,年收治病人2200人次,致力于为每位老年患者确定最优的治疗方案,让其得到最专业、最优质、最高效的综合医疗服务。

  未病先治,防控结合

  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特别是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秋冬季的到来,对于很多患者来说要加强防护,因为环境温度的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率较夏季有所增加。因此,有潜在和原有的心血管病人在预防和控制心血管病方面不要掉以轻心,否则易诱发心血管病的发生或恶化。

李雷,徐医附院老年医学科主任医师、科副主任

  徐医附院老年医学科主任医师、科副主任李雷介绍说,由于目前进入季节交替,温差变化较大,天气干燥,人身体内水分流失,容易导致血液黏度上升,血液循环受阻。这个季节人体新陈代谢加快,对氧气和养分的需求量增加,心脏大脑血液供应减少,会加重缺血缺氧反应,容易诱发心肌梗死、脑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此外,秋冬季的天气,早晚温差过大,容易导致血管神经调节能力减退,进而会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发作。秋冬季也是进补的时机,老年人出现的过量饮酒、暴饮暴食、睡眠不足以及便秘等问题也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发作的重要原因,因此,可以说,秋冬季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又一个高发期,一定要引起重视。老年人一旦出现身体不适,尤其是伴有一些突然间口齿不清、一侧肢体无力,头晕、站立不稳、头痛、胸闷气短等症状,可能是中风或冠心病的发病征兆,一定要到医院来看看。

  徐医附院老年医学科推出心血管疾病筛查评估服务,以期达到对危险人群“未病先治,防控结合”。由李雷主任带领的心血管医疗团队会对老年危险人群进行全面、系统、个性化、连续性的动态筛查及评价,进行危险因素分层管理和指导预防,以达到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或减轻病情的目的。

  “冠心病和糖尿病是姊妹病。我们在临床中发现,在糖尿病患者中,60%的都患有冠心病。”李主任表示,如果糖尿病病人同时伴有高血压,那么得冠心病的可能性会更大。与非糖尿病冠心病相比,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更为严重,主要表现为:患病率高、死亡率高、发病年龄提前、心肌梗死发病率高等。并且,糖尿病人得冠心病后还容易发生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休克和心力衰竭等合并症。因此,早期筛查和及时预防非常重要。

  打鼾隐藏健康隐患,找出病因精准治疗

  60多岁的韩先生是一名“老烟民”,也是一副福相,肥胖的身子,尤其大肚子十分明显。虽然家人都劝其戒烟减肥,但他自认身体好,除了抽烟咳嗽,上楼有点气喘外,没什么毛病。

  但近年来,韩先生却感到时常咳嗽、咳痰,气短胸闷,呼吸不畅。前段时间,他因憋喘、胸闷、气喘、呼吸困难等到徐医附院老年医学科住院治疗。吕丽丽主任通过韩先生的家人了解到,他有慢阻肺的病史,而且还有严重的打鼾症状,早晨起床后经常反映会头痛,白天嗜睡。而在其肺部,也能听到湿啰音、干啰音。在吕主任的建议下,韩先生做了全面的检查(包括睡眠监测)。从检查结果可以得知,他除了慢阻肺外,还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很多人都觉得睡觉打鼾是福气,睡得香,其实隐藏着巨大的健康隐患。”吕丽丽主任表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即俗称的打鼾,容易诱发肥胖、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脑卒中(脑中风)等疾病;增加糖尿病的患病风险;影响男性的性功能;对神经精神系统也会有影响,如白天嗜睡、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精神异常,如烦躁或抑郁。由于打鼾者呼吸道阻塞,更容易诱发呼吸道感染甚至并发慢阻肺。

  然而,尽管打鼾的患者数量不少,且症状对生活影响较大,但仍有很多患者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经患上这一病症,甚至误以为打鼾是“睡得香、睡得熟、睡眠质量好”的表现。而这样的误区危害也非常大,会造成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漏诊、误诊率极高。

  对症施治,守卫“呼吸”。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徐医附院老年医学科在我市较早开展了睡眠监测工作。为方便患者,该科引入睡眠呼吸监测设备,可为打鼾患者提供全面监测,睡眠专业人员可通过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从而进行诊断。

  如果确诊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部分病人可考虑手术治疗,如鼻中隔编曲、鼻息肉、扁桃体肥大、腺样体增生等,但大多数病人更适合选择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包括佩戴鼻罩或面罩,由呼吸机提供稳定的正压气流通过管路经鼻腔至上气道,维持上气道的开放状态。

  科学合理指导老年患者用药

  药物在老年性疾病的防治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身体各组织器官逐渐衰退,特别是肝肾功能减退使其处理和排泄药物的能力降低,因此,药物导致的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较高。此外,由于很多老年人同时都患有不同的疾病,这就代表着他们不得不同期服用多种药物。有相关统计表明,约有1/4老年病人同时用药4-6种。因此,如何结合老年病人的个体差异合理用药,提高药物的疗效,避免或减少药物的副作用,是广大老年病人及其家属颇为关心的问题。

  “对老年病人给予非常明确的用药指导,是预防药物不良反应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李雷主任表示,大部分药物的不良反应是可以预防的。在该科,医生们会兼顾患者不同的疾病,给患者根据病情适当增减药物,做到用药个体化。比如,会详细询问患者过去的病史和用药情况,包括用药剂量、有效性和是否对药物过敏等,便于选择最有效的药物进行合理治疗;会详细告诉病人或其家属有关药物的名称、作用、效果、注意事项等。

  “有些药物之间存在协同作用,有些存在拮抗作用。如果只考虑用药而不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会造成不良后果。”李主任提醒说,老年人用药应突出重点,兼顾其他,用药品种一般最好不超过 5-6种。

  打破行业壁垒,助推社区养老

  谈及科室发展,李雷主任表示,目前我国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状态,民政部和国家卫计委也在全国开展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作为三甲医院的老年医学科,他们也会打破行业壁垒,在医养结合中发挥积极作用,助推社区养老。

  “我们科作为不同层级分级诊疗的疑难杂症和重危病人诊治中心,首先是在医疗上保障急性病救治通道畅通,给予急性病及时正确的诊治。当患者急性状况稳定后,会将其转诊至养老机构、社区或居家后,指导养老模式中的慢性病监管。”李主任介绍说,该科将整合医院优质学术资源,通过“医联体+全科医师”的分级诊疗新路径,渗透到二级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这样,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有慢性病急性发作时,可为其诊治提供双向转诊的通道。

  发展医养结合是当前养老服务中最迫切的需求,而打造一支具有医疗问题识别、给予规范护理的护理员队伍是发展养老服务的根本支撑。老年科,尤其是“三甲医院”的老年科,通过培养老年病专科医师及住院医师老年病规范化培训,加强养老相关学科群建设是培养人才的重中之重。养老问题涉及康复治疗学、老年病学、老年护理学、老年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多学科,徐医附院将从医、教、研角度承担学科建设的任务,围绕养老服务培养专业人才。

  “长久以来,我国老年科和养老机构之间存在行业壁垒。随着‘医养结合’医疗服务的介入,这一壁垒正在被打破。”李主任表示,他们根据我市的地域特色、经济基础、养老机构现实情况等特点,将医疗服务技术下沉到养老机构,“量身定制”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协作的“医养结合”模式。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