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淮海名医网淮海健康在线
您现在的位置是:淮海名医网 > 全网新闻 > 新闻资讯 > 今年起江苏将在公共场所投放除颤仪 提高公众急救能力
今年起江苏将在公共场所投放除颤仪 提高公众急救能力
信息来自:徐州健康网    发布时间:2016-03-04 09:21:00    阅读量:1622次
[摘要]:在我国,每年几十万人因为心脏骤停而失去生命。想要挽救生命,必须及时除颤。昨天,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王咏红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我国120等急救力量相对不足,她建议在公共场所配置“救命神器”——自动体外除颤器。

  在我国,每年几十万人因为心脏骤停而失去生命。想要挽救生命,必须及时除颤。昨天,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王咏红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我国120等急救力量相对不足,她建议在公共场所配置“救命神器”——自动体外除颤器。

  从2016年起,江苏计划在13个地市的政务中心大厅配置除颤器,招募志愿者,开展心肺复苏、除颤器使用技能等急救知识培训。

  “很多人发病后,还没送到医院就死亡了。如果附近有自动体外除颤器,说不定就能挽救生命。”


  “要让除颤器多起来、活起来,首先要政府主导,加大资金投入。”

  现状:公共场所除颤器不足1000台,多数人不认识

  我国每年有约55万人死于心脏骤停,抢救成功率不到1%。王咏红说,“很多人发病后,还没有送到医院就死亡了。如果附近有自动体外除颤器,说不定就能挽救生命。”

  去年,51岁的北京301医院脊柱外科主任张永刚在首都机场突发心脏骤停死亡。其实,首都机场就配有除颤器,若周围的人能及时使用,很可能挽救他的生命。

  目前我国除颤器推广尚属起步阶段,配置场所单一且使用率不高,大多数人甚至都不认识这个“救命神器”。王咏红说,以美国为例,一个机场就安装多达256台除颤器,全美国的安装量更是超过100万台。而我国公共场所的除颤器不到1000台。

  王咏红认为,非医务人员经过培训后,也能使用除颤器对心源性猝死的病人进行初步救治,但这样的行为存在法律瓶颈,“目前,还没有相关法律对非医务人员的免责条款作出规定。因此,公众实施抢救存在极大的顾虑,很多人不敢贸然施救,使得‘救命神器’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

  除颤器是一种便携式急救设备,用于帮助心跳骤停患者恢复心跳,每一步操作都有提示,适合非医护人员使用,可有效降低心脏病人死亡率。

 建议:将除颤器购置、维护、培训费用列入财政预算

  “加大除颤器在公共场所的配置力度,提高公众急救素养和能力,对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保障能力和生活质量、提升国内外大型活动的医疗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王咏红说。

  “目前省内正在推广使用除颤器,关键是要有人使用、管理和维护。”王咏红呼吁,要让除颤器“多”起来、“活”起来,首先要政府主导,加大资金投入。“各级政府要把除颤器的合理配置和推广使用,纳入到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建设规划中,将除颤器购置、后续维护、更新费用以及培训、宣传费用列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财政、教育、交通、公安、民航、卫生、红十字会等政府部门要通力合作,共同推动。”

  同时,她建议制定鼓励政策,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完善公共急救设施,例如对慈善机构、企业捐赠除颤器进行奖励,也可对符合规划、在内部安装除颤器的单位予以部分配套资金支持,并适时通报表扬。

  “要逐步推广应用,先易后难、先上后下,比如从政务服务中心等政府办公楼配备除颤器产品开始进行试点和推广。未来可以逐步增加到铁路、地铁、酒店、商场、运动场、娱乐场、旅游景点等人流密集区域。”

  进展:江苏计划在公共场所投放除颤器

  对于应急救护,江苏已有相关政策涉及。2015年,江苏省政府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健康江苏”建设 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意见》,明确“加强应急救护培训,建立卫生应急志愿者队伍,普及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提升城乡居民卫生应急素养和自救互救能力,努力构建网络服务、热线服务和现场服务三位一体的公共场所高效急救服务体系,为公众增添更多安全健康保障。”同时启动“全民自救互救素养提升工程”,包括建设卫生应急自救互救体验馆、公共场所设置除颤器、开展应急救护培训等,取得了一定成效。

  据了解,从2016年起,江苏省卫计委、省红十字会计划联合启动公共场所配置除颤器,在江苏13个地市的政务中心大厅配置除颤器,招募志愿者,开展心肺复苏、除颤器使用技能等急救知识培训。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