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高血压性脑出血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高血压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常发生于50~70岁,男性略多,冬春季易发。高血压病常导致脑底的小动脉发生病理性变化,突出的表现是在这些小动脉的管壁上发生玻璃样或纤维样变性和局灶性出血、缺血和坏死,削弱了血管壁的强度,出现局限性的扩张,并可形成微小动脉瘤。因情绪激动、过度脑力与体力劳动或其他因素引起血压剧烈升高,导致已病变的脑血管破裂出血所致。其中豆纹动脉破裂最为多见,其他依次为丘脑穿通动脉、丘脑膝状动脉和脉络丛后内动脉等。
病因
血压增高是其根本原因,通常在活动和情绪激动时发病。
绝大多数学者认为长期高血压可使脑动脉发生玻璃样变性,先使血管内膜下基质肿胀,内膜下有脂质沉淀,在内膜与内弹力层之间形成无结构物质,弹力降低,脆性增加。血管壁张力丧失并有纤维素性坏死,产生局部动脉在血压冲击下呈纺锤体或球状凸出,即粟粒状动脉瘤,血液还可侵入管壁而形成夹层动脉瘤。当血压骤然升高时,动脉瘤破裂引起出血。
另外,高血压还可引起脑小动脉痉挛,导致远端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产生出血。此外,脑内动脉壁薄弱,中层肌细胞及外膜结缔组织少,且无外弹力层,可能导致高血压脑出血多于其他内脏出血。
临床表现
高血压性脑出血常在活动时、激动时、用力排便等时刻发病,起病急骤,往往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病情发展到高峰。临床表现视出血部位、出血量、全身情况等因素而不同。一般发病为突然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并且多伴有躁动、嗜睡或昏迷。血肿对侧出现偏瘫、瞳孔的变化,早期两侧瞳孔缩小,当血肿扩大,脑水肿加重,遂出现颅内压增高,引起血肿侧瞳孔散大等脑疝危象,出现呼吸障碍,脉搏减慢,血压升高。随后即转为中枢性衰竭。
什么是钻孔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
钻孔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是采用一种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在CT定位后的相应部位电钻驱动下,直接钻颅进入血肿腔,快速建立起清除血肿的硬通道,并应用针形血肿粉碎器及生化酶技术将固态血肿液化成悬液,经针腔排出颅外,代替开颅手术达到清除血肿的目的。与其他方法相比,最大区别在于应用生化酶技术,配合针形血肿粉碎器,通过正压,对液态、半固态血肿进行冲刷、置换及引流,并将血肿液化剂均匀输送到固态血肿的各个部位,同时降解固态的血肿,达到快速融碎固态血肿、引流清除血肿的目的。
钻孔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优势
1.手术由于不用去骨瓣,不用二次手术修复颅骨。
2.手术速度快,创伤小,术后反应轻,恢复快。
3.手术美观效果好,术后看不见切口。
4.手术费用低,减轻患者及家人的负担。
术后
术后护理
1、体位:仰卧位或侧卧位,并抬高床头15-30°,硬膜下血肿的病人可采取坐位,半坐位。
2、妥善固定引流管、妥善固定穿刺针及引流装置,保持引流装置的密闭防止引流管内有空气进入。与脑室相通时,引流管应高出穿刺点15-20cm,否则低于穿刺点翻身和护理操作时避免牵拉引流管,对烦躁患者应适当约束,必须搬动患者时先夹闭引流管,防止引流液倒流或颅内压波动过大。
3、每天常规消毒引流管和引流袋接口,并更换引流袋。
4、保持引流通畅严密观察并准确记录引流液的性质及量。
5、拔管前先夹闭引流管观察24小时,无异常方可拔管。
6、拔管后加压包扎,必要时可用医用明胶海绵填塞,并观察患者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变化。
神经外科介绍
铜山区中医院自2008年成立神经外科二级科室,目前5名神经外科专业人员,主任医师一名,副主任医师一名,主治医师1名,住院医师2名。
主要开展业务有:颅脑外伤开颅颅内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颅骨骨折撬拨术、颅骨修补术、颅骨骨瘤切除术、慢性硬膜下血肿引流术、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大脑凸面肿瘤切除术、外周神经卡压松解术、高血压脑出血颅内血肿清除术,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血肿引流术已经具有20年临床治疗经验,因其具备创伤小、费用低的特点,尤其适用于年老体弱患者,治疗效果好,临床上取得良好的效果。本院神经外科综合中西医结合两方面的优势,术后中药、中医康复技术的早期介入,在疗效上效果更佳。
薛雷
神经外科主任
主任医师
毕业于齐齐哈尔医学院,徐州市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委员,徐州市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委员。现为神经外科学科带头人,一直从事神经外科临床工作,擅长神经外科创伤、高血压脑出血、脑积水、颅骨骨瘤、颅内凸面肿瘤等疾病诊治。擅长脑外伤危重病的抢救,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曾在江苏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进修神经外科一年,先后多次参加高血压脑出血软通道、硬通道微创技术培训班学习。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联系电话:13815305915